-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院士供参习
孙昌璞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孙昌璞,辽宁普兰店人。1962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以后师从吴兆颜教授从事量子力学和数学物理的研究.1992年,作为杨振宁教授和葛墨林教授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于南开数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从事研究。1990年和1992年先后破格晋升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和教授,1995年成为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1996年任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从2003年9月起, 同时任南开大学特聘讲座教授. 他兼任过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量子光学学报》、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物理丛书》和《COMUNICA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编委和几个国家和部委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作为课题负责人,他还先后承担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创新工程”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重大前沿交叉领域等重要项目。他多次应邀讲学、担任国际会议的组委和国际顾问,作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 孙昌璞先后从事群表示论在物理学中应用、量子理论的整体性质及基本问题、量子群与可积系统,量子测量和量子耗散理论以及量子信息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有的被大量引用(单篇引用达260余次),在SCI单篇引用全国排名中,连续3年列全国第3,4,5位。其工作被国际上引用累计600余次, 有一定影响。他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三等奖,霍英东青年教师科研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特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他先后被评为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美国《科学》1995年专刊介绍中国科学发展,提及了他关于q-变形玻色子的工作。为此他获得了美国ISI(美国信息科学研究所的)“经典引文奖(Citation Classic Award)”(统计1981年以来的论文,中国共有47篇文章获奖,物理学只有两篇)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200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和史莱克(SLAC)高能物理资料中心评选高能物理中最有影响的论文“The 2000 Topcite Olympics”和20世纪引用最高的数学物理论文“Papers most cited in mathematical physics articles”,(中国本土孙昌璞的文章是唯一的入选。 )孙昌璞的文章均被列入其中。 其主要学术成绩有: 1.提出q变形玻色子概念和相关的量子代数q变形玻色实现理论, 在国际上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他提出的概念被命名为“BMFS(孙)”表示。该项工作是这个领域的三个开创性工作之一。由此,他得到了杨-Baxter方程任意维新解的量子群构造,发展了量子偶理论。剑桥、斯普林格等出版的几本专著介绍了这个工作。 2.建立了高阶量子绝热近似方法, 首次指出了诱导规范场AB可观察效应。苏联和美国的几位作者发展推广了他的工作,苏联的物理科学成就, 中国的物理学进展和美国的化学物理年鉴》、《现代物理评论均有文章或以专门的篇幅介绍这个工作。3.开展了量子耗散与量子测量理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原子的腔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对宏观系统的量子退相干和薛定谔猫问题提出了新的解释。杨振宁教授在国内外多次专门介绍这个工作。 4.他的研究还涉及具有潜在高技术背景的基础理论问题,如量子信息、原子光学和物质波“激光”。 目前,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量子物理、量子信息和数学物理,包括量子理论基本问题(如量子开系统和量子测量),特殊条件下光与原子系统相互作用(如腔量子电动力学),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纳米机械有关的介观物理和量子计算、量子通讯。罗俊 男,1956年11月出生,理学博士,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85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1999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理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物理学院院长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引力理论与实验方面的研究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1.利用精密扭秤弱力检测技术进行了日全食反常效应观测和带电扭摆特性研究,这两项实验结果否定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Saxl的研究结论,并解释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所谓“引力异常之谜”。 2.利用精密扭秤弱力检测技术进行了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实验精度达到105ppm 。 3.首次提出检验旋转物体的等效性:测量两个不同旋转速度的物体在地球重力场中自由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差。 4.首次提出采用旋转扭秤调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