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阮考级教程蔡明佑编.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阮考级教程蔡明佑编

课程名称:中阮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中阮(琵琶)乐器的演奏技术,能够独立演奏(独奏,合奏,重奏)中阮(琵琶) 乐曲。达到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或地方)的中阮、琵琶专业的等级考试水平。(初、中、高级) 教学内容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编制的《全国民族乐器演奏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系列丛书》(中阮、琵琶考级曲集)、地方(如民族出版社的中阮、琵琶实用教程)的部分练习曲、各地的民歌、小调等乐曲作为练习曲目。 课程目标: 1、初级目标包括: 中阮(琵琶)入门、乐理、手指(倚音、颤音、叠音、滑音等)技巧 练习、乐曲演奏,掌握演奏的基本技巧、能够演奏基本简单的曲目。 2、中级目标包括: 各种技巧的强化练习、中级乐曲练习、其它指法练习(中级),熟练掌握演奏的技巧,能够演奏中级曲目,体现风格的表现。 3、高级目标包括: 作品练习。熟练掌握演奏的技巧并在技巧上能够独立处理乐曲、能够熟练按照乐谱 正确演奏,有自己的曲风。 课程面向对象: 小学二—五年级、初中起始年级。 教学乐器 采用天然材料(紫竹、白竹、凤尾竹、花斑竹)制的中阮(琵琶) 教学形式: 小班授课,每个星期天下午上课。 主要课程内容: 内容提要 : 通过结合《中阮、琵琶演奏曲集》一书独奏曲的练习,注重基本功、基本技巧的训练,能够帮助练习者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练习时,既可依照教程的顺序练习,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变动。总之,练习过程要善于解决各个学习阶段的主要困难,从全局出发去解决每一个技术和艺术上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阮有大阮、中阮、小阮,等等,虽然各个品种的音域、音色不同,但定弦规律是一致的。本书简单介绍了阮的历史及构造,大阮、中阮的音域、定弦和各调的首调唱名;以中阮为训练对象,大阮可可借鉴一些练习曲。 阮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东汉傅玄《琵琶赋》序载,阮是当时人们参照琴、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圆形音箱、直柄、十二品位、四弦。阮古称秦琵琶或月琴,唐武则天时发展为十三品位。因晋人阮咸善弹此器,因此得名。 一、 阮的历史 阮 拨奏弦呜乐器。源于中国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的琵琶。唐代武则只690—705在位)时改称阮咸,宋代简称为阮,今为中国民族乐队及戏曲乐队的常用乐器。 阮源于中亚,通过龟兹传入我国,阮在汉时称为秦琵琶,唐时称阮咸,宋时称阮,直到清代都一直保持古制。阮是“阮咸”的简称。古琵琶的一种。阮有低阮、大阮、中阮、小阮四种,目前乐队中多用大阮与中阮。中阮比大阮高纯五度。阮有三弦、四弦之分,有品,按十二种平均律装置。阮的演奏技巧比较简单,演奏方法及符号与琵琶相同。小阮主要用于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担任和声伴奏。阮的音色圆润而丰富,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 汉时,有多的马上乐器传入我国,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 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昆弥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参考琴、筝、筑、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当时称“秦琵琶”。现存的古代中亚豪来兹姆王国宫殿壁画上有阮咸,是公元4世纪的作品,说明阮咸源于中亚,通过龟兹传入我国中原。 东晋(317~42O)“竹林七贤”中的阮咸是杰出的音乐家,最喜弹奏这种乐器,他当时弹奏的已是趋于定型的阮了。由于阮咸善弹和当时社会对竹林七贤的崇尚,这种乐器一时风行全国各地,成为独奏、合奏或为相和歌伴奏的主要乐器。后来因为社会动乱,阮曾一度失传。在甘肃麦积山石窟浮雕和敦煌北魏壁画上,可以见到阮的造型与现在的形制相似。  据《新唐书·元行冲》载,唐武则天时(684~701),蜀人蒯朗在古墓中得铜器,身正圆似琵琶,与《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乐器相似。元行冲认为:“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之林,弦之,其声高雅,乐家遂谓之阮咸。”唐代的阮,有四弦、13柱,发展得已比较完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形象地描绘阮的音色纯厚圆润。如珠落玉盘那样悦耳动听。在唐代的《清商乐》和《西凉乐》中,阮咸也是主要的乐器之一。   阮咸在盛唐时期流传东瀛。至今,在日本古都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还珍藏着一张唐代传去的螺钿紫檀阮咸。这张阮咸长10O.7厘米,四弦、14品,在圆形共鸣箱的面板上,开有两个圆形音孔并镶有音窗,腹部是一副四人奏乐图。琴颈和琴轸上,都有螺钿镶嵌,在琴箱的背板上,更嵌出美丽的花枝图案,并有两支飞翔的鸟雀。其工艺之精细,造型之秀美,为后世所罕见。 阮咸简称为阮,始于宋代。10世纪末,宋大家把阮咸由四弦增至五弦,但不称其为五弦阮咸,而称“五弦阮”,阮之名自此始。 元代,阮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从中国音乐研究所收藏的一张清代阮看来,直到清代,阮仍保持着古制,音域只有一个多八度。在民间流行的旧式阮,则退化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