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论语》中“孝”的十年回顾.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论语》中“孝”的十年回顾.doc

关于《论语》中“孝”的十年回顾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本来就是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而孝文化则是中华文化闪耀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一颗闪耀的瑰宝。本文主要回顾这十年中有关“孝”的文章,具体阐述了孝的主要内涵;以及如何行孝,怎样很好的行孝。最后,让人们深刻理解孝,并从生活中进行践行。   【关键词】孔子 论语 孝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06-01   中华民族关于孝的文化博大精深,它初具雏形成于西周时期,成熟于孔子所在时期,经过后代人们一点点的完善、积淀,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精神体系。   一、孝的含义   据史料 记载,我国商代早就出现了“孝”字,距离今天已经有了很多年历史。在金文中,“孝” 字,由“老”与“子”组成,结构搭配上,可以看出是一个孩子背着一位老者。表现出一种侍奉老者的形象。作为中国有名的儒家经典――《论语》,其中,“孝”出现了 17 次。尤其是在前十章,均都涉及到“孝”的美德。因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1.孝在敬养,孝是有层次性的   古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都有一颗感恩父母的心,更何况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小戴记?祭义》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综上所述,孝表现为:首先,要养亲,敬亲。王璐的《儒家孝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当代价值》中有有体现,例如:该文提出《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其次,孝敬父母时,在敬亲的基础上,要和颜悦色,善始善终。程艳芝的《论语 》 中 “孝 ”的思想探析中提出:《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   再次,在悦色的基础上做到无怨。也是在韩高良的析《论语》中的“孝”中提出:《论语?里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而不违,劳而无怨。”   2.孝在不忧,孝要让父母安心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作为人女,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拥有健康就是对父母孝道的开始。《孝经》: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顺父母就要从爱惜自己的身体这种小事做起,不要让父母因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担忧。进而自己再努力学习,工作。   二、 如何行孝   1.要继承父志,父道   王璐中的“儒家孝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当代价值”提出子承父志,实现长辈未竟的遗志。例如:《论语?学而》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里的“三年”是虚指,指很长的时间,有可能是一生。这是一个自觉性很强的过程,需要很大的毅力。”   2.要以礼祭祖先   李振坡《论语》之孝孔安国传:“以念祖德为孝,以不骄慢为恭”。中提出孝的使用范畴,是在供奉先祖时出现的。”[6]还有《论语?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6]这里的“无违”指不要违背礼的规范。父母活着时,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以后要按礼祭祀他们。”可见祭祀祖先的重要性。   3.要仁爱他人   亲情关系是人伦关系的核心;我们要把这种对亲子的“孝”扩张为“忠恕之道”,“忠恕之道”是“孝”的最高体现。“忠”主要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主要指“己欲利则利人,己欲达则达人。”   4. 委婉劝谏   孔子在倡导人们要“敬爱 ”父母的同时,提出了子女可向父母谏诤的意见可作是家庭中民主思想的 一点体现,也 可说是时代的进步与升华。《论语 ?里仁》中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过错的我们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任性,语言粗鲁,即使父母做错了,也要平和自己的心态。曾子《事父母》所说:“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孔子生活的时代,家 长的权威和尊严是占统治地位 的,在 家庭中是没有“民主”可言的。在这种情况下,孔 子能提出“事父母几谏 ”的建议,应 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也是孔子“孝”论中的又一闪光点。   三、行孝的价值   1.孝的社会政治作用   《论语―学而》中有子的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对“孝”的社会政治作用的坦率而明确的说。5因此,忠 君便是孝亲的扩大,可 以移“孝”为“忠”,由“孝亲 ”而“尊君 ”。冯友兰说过: “战国诸子,及其成家之时,无不谈政治。”这是从另一种方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