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脱嵌到嵌入――卡尔-波兰尼社会思想引论(打印版).doc

从脱嵌到嵌入――卡尔-波兰尼社会思想引论(打印版).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 脱 嵌 到 嵌 入 ——卡尔·波兰尼社会思想引论 一、导言 问题 匈牙利籍学者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1944年发表的经典著作《大转变》(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为人们认识市场经济、理解两百多年来的西方历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见。 在他看来,市场经济远不是如新老自由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人类经济活动自发演进的产物,相反,依靠价格机制进行自发调节的市场体系完全是人们为了适应机器大生产的需要而人为建构的结果。随着劳动、土地和货币作为虚拟商品(virtue commodities)纳入市场体系,后者成为独立于社会其他部分的自主系统,人们的经济活动不再是嵌入于(embedded)社会之中,而是脱嵌于(disembeded)社会之外。不惟如此,由于劳动和土地分别意味着人和自然,而人和自然是社会的物质构成要素,所以这两者的虚拟商品化意味着社会反过来从属于市场,市场社会由此成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然而,市场社会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了无法承受的风险和退化(degradation)使得它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引发了旨在保护社会的反向运动(counter-action)。这种反向运动不断地侵蚀和破坏市场经济运转的机制,使得市场社会变得越来越不稳定,进一步推动反向运动的积累和发展。最后,市场经济的各大制度机制一一崩断,法西斯主义浮出水面,试图收拾残局。 可以说,在上述的《大转变》与波兰尼后来的研究中,包含着对人类社会的历史与本性、对现代性、对人类的当下处境的深邃而独特的思考。 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接下来新自由主义的弊病在其流行中的暴露,波兰尼的思想逐渐走出了阴影和迷雾,越来越成为人们重新思考历史和现实的重要参照。然而,对波兰尼思想的已有研究远远不能与当下的这种需要相匹配。为数并不很多的已有研究主要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波兰尼提出的三种经济整合模式(models of transaction)[即互酬(reciprocity)、再分配(redistribution)和市场交换(exchange)]的界定,以及对其中某种模式(主要是再分配)的应用前景的考察上,或者与此相关,把精力花在对形式经济学(formal economics)与实质经济学(substantive economics)之间的争论上,这是一种技术化的倾向;另一种倾向与之相反,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它们把波兰尼对市场经济的尖锐批判作为自己反对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教条化的理论武器,把波兰尼作为某种意识形态象征,就像哈耶克被自由主义者作为自己阵营的象征一样。 与历史上一些重要的社会思想家(比如马克思、涂尔干,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包括韦伯)所遭遇的情况类似,上述两种倾向的产生很可能源于对波兰尼思想发展的一种人为的割裂式理解,即把他到写作《大转变》时为止的思想与他到美国大学任教之后的思想截然分开,并根据论者自己的倾向作取舍:或者认为前一阶段的思想是真正独立而富于原创性的、而后一阶段则是由于向美国意识形态和学院制度的妥协而丧失了真正的问题意识;或者认为只有在后一阶段才摆脱了过分的意识形态偏向、从而在翔实的材料基础上开发出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在本文看来,虽然在去美国前后波兰尼的研究风格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但他的问题意识是始终如一的:《大转变》远不是意识形态宣传;而波兰尼在北美的经济史和经济人类学研究更不是“思想淡出、学术凸现”的表现。 本文的目标,就是对波兰尼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的研究取得通贯的理解,为达此目的,首先要对经济行动的“脱嵌”过程进行深入的考察,我们将区分若干个面向,尽可能细致深入地分析“脱嵌”过程的社会学意义。 二、预备概念——“嵌入” 要想对经济行动的“脱嵌”过程进行考察,可能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嵌入”。“嵌入(embededness)”这个概念首先是由波兰尼在《大转变》中提出来的。不过,正如有的论者所言,虽然此后波兰尼在社会科学界、特别是经济史和人类学领域取得了影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直接提到他、公开讨论他的人并不多(Stanfield, 1986, 20-1; Lewis, 1991),所以,现在提到“嵌入”概念,人们更多地是想到了格兰诺维特,正是后者的一篇经典性文章《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Granovetter, 1985)使得“嵌入”概念在社会科学界无人不知。然而这种广泛的运用也造成了混乱,读过波兰尼的书和格兰诺维特的论文的人都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两个人对这个概念的用法,虽然似乎有某种联系,但更明显的是两者之间的差异。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关于“嵌入”概念的讨论会(Krippner, Granovetter, etc.,

文档评论(0)

071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