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
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
申 报 表
学 校 名 称 扬 州 大 学
专 业 名 称 生 物 科 学
专 业 代 码 070401
专 业 类 别:本科 高职高专□
申 报 类 别:品牌 特色□
填 报 日 期 2010年1月21日
江苏省教育厅 制
二○○九年十二月
一、简表
专业名称 生物科学 修业年限 四年 专业代码 070401 学位授予门类 理学 本专业设置时间 2000年 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 152 首届毕业生时间 2004年 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 105 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 904.5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 名 梁建生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1.11 学 位 博 士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所学专业 植物生理学 毕业院校 香港浸会大学 职 称 教 授 职 务 教务处长 所在学校通讯地址 江苏省扬州市文汇东路12号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 话 办公:0514-879791690 手机 电子信箱 jsliang@ 邮政编码 225009 本专业获省及省以上有关奖励、立项建设情况 项目名称 时间 等级 授予部门 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 江苏省教学名师(王忠) 2005 省级 省教育厅 植物生物学教学团队 2008 国家 教育部 教学成果奖 1.微生物生物学课程群研究型教学新体系建立与实践
2.生物学本科实验教学平台的创新与实践
3.《植物生理学》课程改革和创新 2009
2005
2005 省级一等 省教育厅 课程与教材 1.《植物生理学》精品课程
2.《植物生理学(第二版)》获精品教材
3.《生物化学》精品课程
4.《植物学》一类优秀课程
5.《植物学》优秀课程群
6.《植物生理学》“九五”、“十一五” 规划教材
7.《植物学实验与技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8.《生物化学》精品教材立项建设 2005
2009
2008
2002
2004
2005
2009
2007
2009 国家
国家
省级
省级
省级
国家
国家
国家
省级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厅
教育厅
教育厅
中国农业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教育厅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实训基地 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2007 国家 教育部 地方综合性大学生物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009 国家 教育部 教学改革项目 1.生物学实验课程(群)在线实验教与学平台的构建及配套教学模式的研究
2.生物学本科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及应用模式研究
3.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模式的研究
4.基于网络条件下的《植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09
2009
2007
2005 国家
省级
重点
省级
省级 教育部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 其 他 以科研创新导师制为载体的本科生创新教育机制的建构与实践 2009 省级三等 教育厅 第7~11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 2009
2007
2005
2003
2001 一等
一等
一等
二等
一等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教育部 二、建设目标与成效
2.1 品牌或特色的体现与标志
为了适应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满足社会对生物科学人才的需求,扬州大学于1998年组建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000年设立生物科学专业,并于同年招生。经近10年的建设,该专业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2008年被批准为校级品牌专业。依据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的标准,学院在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改革、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管理规范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品牌优势充分显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先进的教学理念
本专业建设秉承张謇先生倡导的“学必期于用,用必期于地”的教学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文件精神,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扬个性、求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科交融和资源共享的优势,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
2.1.2良好的办学条件
为贯彻落实上述教育教学理念,校、院在财力、物力和人才资源上加大对本专业的投入,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力量雄厚
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