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docVIP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doc

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德育   摘 要:“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是我们的共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网络道德;责任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从多个方面影响与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在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上,似乎成为蛊惑青少年走向道德堕落的魔鬼。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不仅要重视智力投资,更要加强道德教育,这是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生产发展的首要条件。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肩负着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任。   一、以德育为核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很多人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是班主任的任务,与信息技术课教师没关系。学校德育人人都是责任人,从校长到教师,每个职工都要树立学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阵地,事事都有德育内容的新的育人观念,人人都应负起育人的责任。信息技术课教师是学校德育的责任人,信息技术课堂是学校德育的阵地,教师要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育人理念,把德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教育有着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它的优势,就能在德育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砝码,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之一,爱国是一种崇高的责任。将平时所收集到的资料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让学生对祖国灿烂的文化,以及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骄傲与自豪,并且更加坚定了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中华的伟大抱负。通过综合任务的操作,以任务为载体落实知识技能,从问题引申到信息的处理,通过对经济发展情况的分析,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侧面,更加热情地投入爱国家、爱生活的实际行动中。   三、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德育渗透的具体方法   1.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修养   信息技术课程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一要尊重学生,二要相信学生,三要服务学生。教师平时信息道德、伦理、法律观自觉不自觉地应用,直接影响学生信息道德观的形成,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会在不自觉中受到约束,得到修正。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师德修养,以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作出不懈努力。   2.规范课堂管理,培养良好习惯   课堂常规管理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通过常规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落实,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这些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3.培养协作精神,树立正确网络观   现代社会弘扬合作精神,培养具有合作意识和能力的现代人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可以使合作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当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树立起合作意识。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与人合作,而与人协作精神会产生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2002年国家发布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是我们在网络教学中首先必须向学生进行教育的。要结合现实的案例进行教育,特别要注意“行为指导”,不但要与学生讨论并帮助他们明确“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还要让他们清楚“应该怎么做”。加强对青少年网络知识技术和道德要求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与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学生能自觉选择正确信息,抵制反动信息、封建迷信信息以及各种低俗、下流的垃圾信息的侵害,让学生自觉意识到维护信息活动正常秩序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倡导道德自律,加强网络德育,避免了学生使用网络的盲目性。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效果上也比较明显。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逐步转变观念,提高素质,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降低互联网对青少年群体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理解、使用互联网,使网络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杨茂东.电脑思想库[M].广州出版社,1997.   [2]崔相录.素质教育实施方法[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编辑 张珍珍 4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