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学院精品课程.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山学院精品课程

泰山学院精品课程 申 报 书 课程名称 多媒体技术 主讲教师 朱向彩 所在院系 信息科学技术系 所在教研室 多媒体技术教研室 联系电话 (0538)6715621 上网网址 /dmtjs/ 申报日期 2005年9月8日 泰山学院教务处制 二○○五年七月 附件一 泰山学院精品课程申报表 课程负责人 基本信息 姓名  朱向彩 最后 学历  研究生 学位 硕士 性别  男 职称  讲师 职务  教研室主任 电话  6715621 出生 年月  1973.10 E-mail zxcnikky@ 所在系部  信息科学技术系 所在教研室  多媒体技术教研室 需要经费 总额 经费用途 购置图 书资料 题库 建设 CAI课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教材教 参资料 教学大 纲编写 课程检 查评估 其它 0.4万元 0.1万元 0.2万元 0.3万元 0.3万元 0.1万元 0.1万元   教学队伍 整体情况 概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师资配置情况 《多媒体技术》课程梯队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及科研能力强的的教师队伍。知识层次高,职称结构较合理,能够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年龄结构合理,有利于培养后备力量,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其中具有正高职称的1人,占10%;具有副高职称的5人,占50%;具有中级职称的2人,占20%;具有初级职称的2人,占20%;实验师1名,占10%。已经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5人,占50%;其余为本科学历。群体的平均年龄37岁,最大47岁,最小24岁,30岁以上的8人,占80%;30岁以下的3人,占30%。课程梯队教师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0余篇,有多篇核心期刊论文被SCI和EI检索,有多项成果获国家、省、市级奖励。课程梯队有校学科带头人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并获得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及中国专利局博览会金奖等多项奖励。 课程建设 现状 本课程是高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课程。每学期都有300名以上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选修这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特点是更新快、实践性强,在教学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种“能力”,在加强学生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计算机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在修完这门课程之后,学生应对多媒体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应对多媒体几个要素(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的基本处理原理和分析提高到一定的高度。 教学大纲较完整,教材较齐全、先进,有多媒体教学课件2套,有完整的习题库及试题库。课程建设发展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网上教学环境已经形成规模。已实现网上答疑、网上交流等多种学习支持服务,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网上辅助教学平台正在丰富和完善。积极探索和鼓励学生采用网上自主学习方式学习,如网上作业提交、作业评分管理、课程答疑等。这些功能的应用,使教学能够发挥信息技术在知识传播方面准确、快捷、交互性强等优势,为该课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课程建设 目标及步骤 课程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建设工作将围绕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从师资队伍、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的建设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认真分析教学效果,总结存在的问题,加大投入力度,为推动课程建设、促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作用。本课程的建设目标:研究确定适应我院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案例、主教材、辅助教材、组建资料库、完善习题库和试题库等。逐步将优秀教师的讲稿、教案、教学录像片、相关资料等在网上实现和更新,进一步丰富网络资源。在该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将按步骤解决以下问题。 (1)构建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和补充,且应该有相对独立的体系,着重能力的培养。计划进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抓好实训课程建设。 (2)建立实验环境。对课程实验的组织和评价进行改革,通过网络进行实验题目的下达、实验结果收集及成绩评定。既保证了学生实验的连续性,又加快了教师布置实验和检查实验的时间,提高了实验效果的检查效率。 (3)改革考核方式。实行开卷、闭卷相结合,并把平时学生课外作业、在课堂上讨论的发言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