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科普与其他.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科普与其他

肯定会有人问,老师你写这些文章,是不 是很花时间? 回答:看情况。 如果写平时就有的感想,2千字一个多小时 就写出来了。 如果写专业科普,时间需要更多,但值得。 今年我四十七岁了。 做研究只能发挥“余热”了。 所以,我希望能做点对他人有益的事情。 不过,有一 本书很励志 最后,我想说一点对年轻人的看法。 我觉得年轻的时候主要是积累阶段、创造 阶段。 积累人生经验和文化修养。 创造专业知识。 ● 其他 其实除了写科普,写博客,我这人没爱好, 很乏味。 “兄弟在美国时”,连文学都不看,只看金庸 古龙。 回国,开始用中文。填写表格时十分痛 苦,开始时一个字有时要花1-2分钟。 有老师说我的中文不好。 后来,偶然的原因 我想到写一本关于 弦论的专业科普。 再后来就是写博客。 又一个偶然的原因,王云出现在我的博客 上(她是Oklahoma大学的教授,研究宇宙 学,写诗)。 她建议我写诗。 写诗这事我很年轻时就当游戏做过,从来 没有认真过。 但王云的建议后,我认真了。 我第一次认真写诗后王云的回馈 但是,一个人要真正做到诗意地栖居是不 可能的,特别是在当下这个功利的社会。 * * 研究、科普与其他 李淼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2009.09.24 记得在科学院博客大赛开幕式上,我的报告 曾引用王小波的一句话: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 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 功。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一个梦,我和大 多数学科学的人一样,梦想成为一个划 时代的科学家: 和绝大多数同学不同,我走过了大半研究 道路,发现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很难缩小。 所以,若干年前,我决定在研究之外,还 得做点什么,以实现王小波先生的“简单” 人生: 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不过,尽管我的演讲主题是科普与其他, 我还是奉劝各位: 将精力集中在研究上,乘年轻的时候多学 点东西,多做点事情。 我只说以下几句话: 1、做与众不同的研究。 2、多看多想,独立。 3、为了前途,和导师搞好关系。 理由: 科学仍然是我们这个世纪的艺术。 某科学作家说过(Horace Judson): 爱因斯坦1905年的21页的论文超越了 20世纪任何艺术作品和诗歌。 ● 科普 下面我想谈谈我自己对科普的看法和经验。 在我看来,科普有两类: 1、对外行特别是有一定背景的非专业人士 的科普。 我们称之为“趣味科普”。 2、对专业人士和基本是同行的科普。过去, 这叫做高级科普。我称之为“专业科普”。 1、趣味科普 趣味科普还有两类。 一类是完全是为了科普对象的“趣味”和谋 求“常识”目的的科普,例子: 各种“白痴XX”,如白痴相对论(relativity for idiots)(水煮相对论?) 十万个为什么,科学松鼠会。 Physics For Dummies 趣味科普的另一类是“普及”技术概念,很 有商业目的。 2、专业科普 每个想做研究的学生喜欢的几乎都是第二 类科普,即专业科普。 原因很简单,大家既想从专业科普中学到 学问,也想学到大师们的“窍门”。 我们既喜欢 大学者的科 普。 更喜欢看 我很早就发现,现代学生喜欢用牛来标志 他们喜欢的人。 中牛 小牛 大牛 我年轻时也是如此,现在还是如此。 其实,直到10年前,我还在认真看前两本 书。 而且,我只喜欢写专业科普。 有时,一些编辑也强迫我写第一类科普。 我写来写去,很难将一个话题写得生动有 趣。原因很简单: 多一分生动,就少一分严谨。 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做到两者兼顾,如 George Gamow。 喜欢严谨,大概是我开始写博客后养成的 习惯。 我的第一个博客上的第一篇“博文” 我在第一篇博文中 说:将认真的劲头 用在学问上,八卦 的精神用在网上。 其实我不喜欢在网 上八卦。 我在blogcn上的物理博文开始时都和研究 有关。 开博客时,我刚从曼谷访问回来,觉得通 过博客可以和在远处的学生交流。 我的第二篇博文 那篇博文之后,我和宋伟在这个方向上写 了两篇文章。现在,宋伟在哈佛做Junior Fellow. 另一个例子是,最近我在博客上贴了关于 隐形电磁斗篷的文章,我的一位学生正在 考虑用材料模拟加速膨胀的宇宙(理论上) 在中国,我觉得: 1)公众需要更多的趣味科普 2)学术界需要更多的专业科普 如何做? 有志于科普的学生,应该参加类似松鼠会 那样的活动。 研究有成绩的“资深”科学家,应该抽出时 间来做更多的专业科普。 我做了什么? 1、在《新发现》上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