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docVIP

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doc

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   【摘要】本文从高校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契约制度出发,系统的阐述了其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旨在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高校教师自身职业的发展。   【关键词】工作满意度 心理契约 职业倦怠   【基金项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院级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对策分析研究》部分成果,课题编号:13JY02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88-01   1.工作满意度与心理契约的相关概念   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在对教学工作本身、教师工作的薪酬以及工作环境等的整体评估后,自身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心理契约是存在于教师与学校之间的一种隐性的、未被书面化的一种契约。心理契约中那种不成文的、隐含的责任是高校教师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的基础。   2.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视阙下,规避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分析    我国各高校的教师有着很高的文化水平,如果依照心理学对其进行分类,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因此,心理契约的建立、工作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态度的倾向以及行为选择。正因如此,我们应当在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视角下,多管齐下,尽可能的避免高校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从职业倦怠的特征与现象出发,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    (1)进一步强化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动机。什么是动机呢?是高校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某种需求而产生的内部动因。根据相关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各种需求就具有动机的功能,这里所说的各种需求包括生理上的需求以及心理上的需求两个方面。如果这些需求没有得到必要的满足,那么行为主体就会产生焦虑情绪,变得非常的紧张,正是这种焦躁情绪促使行为主体采取必要的行动。心理的期望值与行为动机的强弱之间存在着必要的联系,心理期望值越高,行为动机越强,反之亦然。需求层次越高,人们得到满足之后,其成就感与满足感就越高,那么这种需求就越有可能成为动机的源泉。如果高校教师为了实现自我,而履行学校与教师之间达成的心理契约,那么心理契约的激发功能就已经达成了,也就进一步强化了高校教师的职业动机,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   (2)进一步培养高校教师对职业的感情。所谓情感其实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情感能够有效的规范行为主体的行为,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行为主体实施有价值的、正向的行为,反之亦然。那么什么是职业情感呢?在职业生涯中,人们由于对职业行为的否定、认可亦或是对职业规范的看法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教师与学校进行心理契约、校方满足教师职业需求的过程,其实也是学校与教师两者互为满足的过程。因此,如果想有效的避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现象,高校应当对教师合理的职业行为予以认可,还要使教师满足自己的职业行为,职业行为过后,教师能够产生一定的满足感。教师的职业情感得到了升华,势必会使教师从心里服从学校对其实行的职业管理,并尽可能的使自己的职业要求与学校的管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实施职业行为,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   (3)对教师的职业态度进行修正。对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象的避免从实质上来说,其实也是一个修正教师职业态度的一个过程。所谓态度其实就是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准备行为的状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人们的职业态度对其执业行为有着决定作用。[2]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进行规避,应当对教师的职业态度进行修正。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师心理存在的阻抗进行消除,心理阻抗其实就是教师对自我变化以及自我暴露的一种抗拒。心理阻抗会直接影响人们矫正职业态度。高校作为心理契约的一方应当做到教师的职业目标与学校的目标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师的心理阻抗,帮助教师实现心理契约,避免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   (4)帮助高校教师树立职业目标。高校教师的职业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道授业解惑,二是帮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根据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可知,如果人们一旦缺失目标,就会觉得迷茫,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紧张焦虑的现状,高校教师之所以会出现职业倦怠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职业目标的缺失。正因如此,为了避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问题,学校应当将心理契约的导向功能发挥出来,以达到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目标的目的,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问题。   3.结语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行对教师的职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我们应当从心理契约和工作满意度视阙下,对职业倦怠这种行为进行规避,以达到进一步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