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doc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
摘要:以评价理论的“介入”子系统为分析框架,从语气系统的小句层面探讨庭审中法官“介入”的实现方式和人际意义,可以发现,法官在不同小句类型中的“介入”方式与庭审的语类结构密切相关,并伴随法官话语角色的变化呈现交错互动的韵律特征。法官“介入”资源的合理运用为庭审营造了公平、公正、有序的氛围,构建了法官作为庭审“组织者”、“裁判者”的权势地位。
关键词:法官;介入;组织者;裁判者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8-4355.2016.06.16
一、引言
近年来,“介入”作为评价理论的三大子系统之一,在不同体裁的语篇类型中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和应用[1-4]。其中,有关“介入”在法律语篇中的研究尤为突出,主要集中在辩护律师如何运用“介入”资源作为有效的论辩策略,从而说服法官作出有利于己方的判决[5-6]。事实上,“介入”作为重要的评价资源在庭审话语中所表达的人际意义相当丰富,不同的庭审参与者运用不同的“介入”方式,或表达其态度和立场,或协商、构建主体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身份。庭审中“介入”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使用规律与庭审参与者的交际目的、社会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介入的实现方式和手段也多种多样,涉及词汇、语法和语篇等多个层面。为进一步深入理解“介入”资源在庭审话语中的使用情况和所表达的人际意义,本文以庭审中的法官话语为研究对象,从语气系统的小句层面分析法官“介入”的实现方式和所表达的人际意义。
二、评价理论及“介入”系统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对人际意义研究的新发展[13]。传统的系统功能语法通过研究小句的语气、情态等阐释语言的人际功能,认为说话者通过不同语气和情态的表达构建彼此间的亲疏关系。事实上,语言所具有的人际功能不仅如此,说话者通过语言还可以表达对人或事物的态度、情感、观点和立场,即“研究说话者通过语言赋予语言对象的价值意义”[7]14。正是认识到这点,Martin 和White等人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于20世纪90年代创立了以词汇为研究基础的评价理论。
评价系统的理论框架旨在“研究、描述和解释语言如何被用于评价事物、表达立场、构建文本人格以及协商人际定位和人际关系”[8]。该理论包括三大子系统:态度(attitude)、级差(graduation)和介入(engagement)。其中态度系统是核心,级差系统和介入系统分别用来表明态度的强度和态度的责任来源。每个子系统又可进一步次系统化。态度子系统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分为情感(affect)、判断(judgment)和鉴赏(appreciation)。级差子系统次系统化为语势(force)和聚焦(focus)。介入子系统表达态度中各种不同的声音来源,包括单声(monoglossia)和多声(heteroglossia)[9]。
介入系统是Martin等人借鉴Bakhtin和Voloshinov关于语篇的对话性和多声性观点而构建的评价理论次系统。Bakhtin认为,任何语篇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对话性,因为任何话语或语篇都是“对听话者或者潜在听话者的一种回应,承认听话者所讲的,或者对听话者的回应作出预测、寻求支持或赞成等”[10-11]。从广义上讲,任何形式的话语或语篇都存在说话者之外的声音,即任何语篇都具有对话性和多声性。基于此,Martin和White等人根据说话者态度表达的声音来源,将介入分为单声介入(monoglossic engagement)和多声介入(heteroglossic engagement)[9]。“单声”意味着说话者直截了当地介入事态,表达个人的态度、情感和观点,没有涉及其他声音或可能存在的观点,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多声”表明存在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各种声音和观点之间相互协调互动,具体包括对话扩展(dialogic expansion)和对话紧缩(dialogic contraction)。“对话扩展”通过语言扩大对话空间,吸纳和引入其他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体现了话语表达的对话性和客观性。“对话紧缩”通过语言限制其他声音或观点的存在,降低了话语的对话性,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为任何语篇从本质上讲都具有对话性和多声性,所以Martin等人对“介入”的探讨也主要集中在多声介入,几乎很少涉及单声介入。
评价理论及其介入系统所具有的解释力已在不同类型的语篇中得到检验,对于主张司法客观性的法律语篇而言,司法人员同样需要“应用评价资源,在遵守法律客观性的前提下,明确表达个人的主观看法”[12]。因此,近年来有关评价理论在法律语篇中应用的研究文献逐步丰富[12-13]。但综观目前的相关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