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疟疾诊断和治疗
疟疾诊断和治疗 钟祥市疾控中心 史晓华 内 容 1、疟疾症状 2、诊断及鉴别诊断 3、治疗 感染疟疾的途径 1.按蚊叮刺; 2.输血 一些低原虫血症者虽常规血片检查阴性,但输血后仍可使受血者感染发病。此种感染者无红细胞外期,受染后潜伏期短,抗红细胞内期药物疗效好,与蚊叮咬感染有所不同 3.胎盘 带虫或患疟孕妇的疟原虫可通过有损伤的胎盘进入胎儿,或在围产期通过羊水、产道损伤进入有损伤的胎儿体内,引起早产,流产,死产或新生儿疟疾 一、临床症状 潜伏期 疟疾的潜伏期一般为9-30天。 潜伏期患者一般不表现症状。 前驱期 1-3天,患者自觉畏寒,发热伴疲劳、头痛、头昏、畏寒、低热、四肢酸痛、全身不适等。 发作期 典型的疟疾发作包括周期性的寒颤、发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的阶段,整个发作历时6-10小时,发作多见于午后和傍晚。 发作的基本动因是患者血液中的疟原虫需达到一定数量,即发热阈值。 发热阈值因疟原虫种、株、患者的免疫力的差异而不同。 间日疟原虫为10-500个/μl血, 恶性疟原虫为500-1300个/μl血。 寒颤期 常延续数分种至2小时不等。患者始感四肢和背部发冷,轻者畏寒,重者寒颤。面色苍白、口唇等发绀,同时伴剧烈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恶心、呕吐常见,体温开始迅速上升。 发热期 发冷、寒颤消失,口唇等发绀亦随之消退,脸色潮红,周身燥热,结膜充血,口渴,头痛加剧,常伴恶心、呕吐,呼吸急促,脉宏大,体温常可达40℃以上。患儿,特别是5岁以下的患儿甚至出现谵妄,惊厥等症。此期一般持续2-4小时。 出汗期 患者大汗淋漓。始为面颊部和双手微汗,继而波及全身,衣被尽湿,体温迅速下降,甚至有降至35℃者。发热时的各种症状随之消失,患者顿感通体舒适,惟乏力疲劳,常安然入睡。此期一般持续1-4小时。 反复发作患者 症状较轻,发作二、三次后症状趋重,但在多次、反复发作后症状又渐次减轻,甚至仅出现周期性的微寒、低热伴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 间歇期 前一次发作结束至后一次发作开始之间的时期为间歇期,其长短主要取决于所感染的疟原虫种完成一次裂体增殖周期所需时间(间日为1天)。 此外,双重或多重感染、患者的免疫力等可影响间歇期的长短。在间歇期中,患者自感良好,体温正常,偶见低热。 复燃 患者经一定的治疗或在机体免疫的作用下,发作停止,体内仍存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无新感染且条件适宜时,残存的疟原虫再次大量增殖,一旦原虫数量超过发热阈值,又可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燃。 四种疟原虫均可出现复燃。 复发 患者在治疗后,停止发作,症状消失,外周血中已检不出原虫,在并无新感染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潜隐期后,再次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 复发见于间日疟或卵形疟患者,恶性疟或三日症患者并无复发。 在初发后8-10周出现复发者称为近期复发, 30-40周出现复发者称为远期复发。 四种疟疾临床特点比较 二、诊断及鉴别诊断 在全球因病死亡的患者中,约有5%是由疟疾所造成的; 在罹患各种疾病的儿童中,约有5%是疟疾患者; 在赴疟区旅游回国的因疟疾死亡者中,约有2/3是因延误治疗或仅因未明确诊断而造成的。 在疟疾的控制策略中,早期诊断是降低发病率,死亡率的关键之一。 诊断依据、原则、标准和方法 1. 诊断依据 1.1流行病学史 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1.2临床表现 1.2.1 典型的临床表现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 1.2.2 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 1.3 假定性治疗 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 1.4 实验室检查 1.4.1 显微镜检查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虫种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等4种。 1.4.2 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 2. 诊断原则 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予以诊断。 3. 诊断标准 3.1 带虫者 无临床症状,符合1.4.1。 3.2 疑似病例 应同时符合1.1和1.2.2。 3.3 临床诊断病例 具备下列之一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留置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ppt
- 留言薄系统设计.doc
- 略探析“执行难”的定位与破解策.doc
- 略谈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doc
- 略谈藏医的心理与养生健身.doc
- 疏水器的正确选择及安装使用.doc
- 疏密大小对比设计作品剖析.doc
- 疏水阀工作原理.doc
- 疏浚与吹填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附表.doc
- 疏水阀工作原理.ppt
- 在乡村振兴人才论坛上的致辞(2篇).docx
- 2024-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编(4篇).docx
- 市委社会工作部2024-2025年度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四个带头+以案为鉴,深刻反思).docx
- 市委组织部2024-2025年度领导班子对照检视剖析材料(四个带头+违纪案例剖析).docx
- 幼儿园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五个带头).docx
- 诗词学会会长在诗词论坛上的讲话(3篇).docx
- 国有企业党委书记2024-2025年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四个带头+典型案例).docx
- 市委组织部部长2024-2025年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材料(四个带头+个人事项+典型案例).docx
- 2025年山西省中考政治试题(学生版).docx
- 入党动机巧妙回答范文(3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