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铁路道岔基本知识
铁路道岔基本知识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第二章?既有道岔概论…………………………………………………(12)
第三章?道岔病害整治和养护维修……………………………………(14)
第四章?提速道岔的安装、调试………………………………………(28)
附录?常用铁路道岔产品对照表………………………………………(33)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轨道连接及交叉设备的作用
道岔是由一条线路分支进入或超越另一条线路的连接及交叉设备分支。道岔是铁?路轨道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国铁路道岔与线路的比例,随铁路运量、密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我国是铁?路运量、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铁路道岔数量较多。据?1997?年统计,我国?共有道岔近?14?万组,平均每公里?1.1?组,正线平均每公里?1.8?组。
在铁路道岔上,存在着一些普通轨道上没有的复杂条件。例如固定辙叉存在轨线?中断,尖轨、护轨和翼轨的冲击角远远大于曲线轨道,道岔区的轨道的竖向和横向刚?度变化远远高于普通轨道等。机车车辆在通过道岔时,轮轨间的作用力也就比普通线?路高很多。所以道岔部分的养护工作量要比同等长度的一般轨道多,而道岔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也要比普通轨道短。由于这些原因,道岔始终被认为是轨道的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往往是影响行车安全和限制行车速度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我们把道岔养护?工作重点的原因。
第二节?道岔和交叉分类
铁路道岔设备包括道岔、交叉、道岔与交叉的组合以及其他轨道设备等。
道岔分为单开道岔、单式对称道岔、单式同侧道岔、对称三开道岔、不对称三开?道岔和套线道岔。
交叉分为直角交叉和菱形交叉两大类。
道岔与交叉的组合包括交分道岔、交叉渡线等几种。
其他轨道设备还有钢轨伸缩调节器和铁鞋脱落器等。
第三节?我国铁路道岔发展概况
解放前我国铁路使用的道岔主要依靠进口。解放初期我国有300种道岔。这些道岔由100多种钢轨制造,仅单开道岔就有6、7、8、9、10、11、12、15、16、24号并10种型号,而且即使是同一轨型同一号码的道岔也可能分为多种型式,如40B钢轨8号道岔,就有“旧型”、“新型”、“暂定型”、“战时型”等多种,这就给道岔的养护维修和更换带来极大不便。建国后我国立即着手研制适应我国铁路具体条件的道岔。现将我国五十几年来道岔发展情况概述如下。
一、?“50”型、“53”型、“55”型和“57”型道岔
铁道部于1950年颁发的《铁道建筑标准图集》中,规定了8号、10号和12号等三种号码,38kg/m、43kg/m和50kg/m钢轨等三种轨型共9种单开道岔的型式尺寸,简称为“50型”道岔。
1953?年至?1957?年,铁道部又先后规定了8号、9号、10号、11号和12号五种号码,38kg/m、43kg/m?和?50kg/m?三种钢轨共32种单开道岔,以及与之配套的12种型号的交叉渡线、对称道岔和复式交分道岔。按照设计年度区分,这些道岔分别简称为“53”型、“55”型和“57”型道岔。其中“53”型道岔的转辙器基本轨为“切轨底”结构,投入运用后折损严重,很快就停止使用,而“55”型及“57”型则大量投入应用。随着这些型号道岔的推广应用和旧型道岔的逐步淘汰,到50年代末,我国的道岔种类由解放初期的300多种减少为44种(不包括当时进口的前苏联产的P50及P43型钢轨9号及11号单开道岔)。
二、“75”型(含“62”型)道岔?“55”型和“57”型道岔的零件强度较低,垫板及滑床板用?150mm×16mm?的扁钢?制造,轨撑为单墙轨撑。在5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使用有5个动轴的前进型机车并且以载重50t及60t的货车取代载重30t的货车以后,“55”型道岔及“57”型道岔的养护难度迅速增加,脱轨事故不断发生,尤其是5动轴机车在8号道岔上脱轨以及4轴货车在交分道岔固定型钝角辙叉上脱轨,成为当时的惯性事故。
为研制适应轴重21~23t,?直向容许过岔速度80~100km的道岔,?1959~1962年,?在铁道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务局、基本建设总局等单位主持下,由专业设计院、山海关桥梁厂、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及各铁路局共同开展了道岔标准化工作。1962年通过了我国第一代标准型单开道岔的设计标准,简称为“62”型道岔,1964年发布了38kg/m、43kg/m及?50kg/m钢轨的9号及12号共6种型号单开道岔的49种铁道部部颁标准(TB399—64~TB448-64)。与过去各型道岔相比较,“62”型道岔的性能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道岔号码由过去的8号、9号、10号、11号和12号5种,简化为?9?号及?12号两种。
(二)“62”型(以及“75”型)道岔的道岔全长、转辙器和辙叉长度与“57”型同号码道岔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