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江西农业大学水土保持期末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农业大学水土保持期末复习

第一篇 水土流失规律 第一章 水土流失及其形式 关于土壤侵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指土壤被外营力分离、破坏和移动的过程;后者则包括成土母质及其它地面物质,并将风化作用包括其中。 土壤侵蚀:在水力、风力、重力、冻融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它地面组成物质被剥蚀、破坏、转移和沉积的全过程。 水土流失:指在外营力作用下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 相同:均表现为受外营力作用的过程相同。 区别:① 土壤侵蚀着重描述的是外力作用对象的位移和过程,而水土流失则还包括水本身的流失,水既是外营力,又是作用的对象; ② 水土流失着重外营力造成的后果,即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这里突出的是一种标准或程度。而土壤侵蚀则立意于外营力作用的过程,实际上,只要有外营力,就会有相应规模的侵蚀现象发生。 土壤侵蚀的类别 现代侵蚀与古代侵蚀,以出现大规模农垦为界限 正常侵蚀与加速侵蚀。正常侵蚀——土壤侵蚀速度小于土壤形成速度的侵蚀现象。 加速侵蚀——土壤侵蚀速度大于土壤形成速度的侵蚀现象。 3.允许侵蚀极限——保证土地生产力正常发挥条件下的最高侵蚀量。 4.垂直侵蚀与重力侵蚀 垂直侵蚀——指土体中可溶性物质及细微颗粒随水分作垂直运动而产生的侵蚀现象。(土体不发生任何水平物理位移) 重力侵蚀——土壤由于自身重力及各种外因触发而发生的垂直下落或沿坡面下移的现象。 崩塌:是坡面土体沿剪切面的剪切力大于抗剪力而使坡面土体的一部分或整体向下崩落的侵蚀现象。 泻溜:裸露陡坡上的土(岩)体受风化作用分离破碎后,在重力作用下,呈小块向下坡滚落的现象。 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软弱面整体向下滑移,滑移土体内部相对位置不发生明显错乱的侵蚀现象。 5.面蚀——由降水和分散的地表径流所引起的表层土壤的侵蚀现象。 类型:层状面蚀——在风和水的作用下,大面积裸露坡面上薄层土壤的侵蚀现象。 细沟状面蚀——在分散水流作用下,地面被刻划成细沟状的侵蚀现象。 鳞片状面蚀——在风和水的作用下,地表被剥蚀成斑点状的侵蚀现象。 砂砾化面蚀——在水和风的作用下,地面细粒物质损失而粗大颗粒集聚的侵蚀现象。 沟蚀——是集中的地表径流冲蚀地表,切入地面并形成沟壑的侵蚀现象。 泥石流——是在水力、重力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快速混合流动体。 8.土壤侵蚀类型区 3个一级区,9个二级区。 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5个)、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2个)和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2个)。 第二章 水力侵蚀作用 1.溅蚀——指雨滴直接击打地表或薄层水面上而引起的土粒溅散的过程。溅蚀是裸露坡面上最初的侵蚀形式 2.终点速度——雨滴以加速度运动过程中,由于受到不断增大的空气阻力的影响,下落速度逐渐减低,最终由加速运动变为匀速运动,并以这一速度到达地面。这一速度被称为终点速度。雨滴越大,终点速度越大。 3.径流——指由降落到流域地面上的降水从地表和地下汇流到河网并沿河槽下泄的水流。 4.降雨强度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mm/24 h <10 10~24.9 25~49.9 ≥ 50 ≥ 100 ≥ 250 蓄满产流与超渗产流 蓄满产流:降水量超过表层土壤最大蓄水量条件下产生的坡面径流称作蓄满产流。 超渗产流:土壤水分未达到饱和蓄水量,而降水强度大于土壤下渗速度条件下产生的坡面径流。 蓄满产流条件下 —— 除产生坡面径流外,自表层向深层的水分入渗仍继续进行。这时,水分在土体非毛管孔隙中运动,下渗量逐渐趋于一定值。 超渗产流条件下 —— 除产生坡面径流外,入渗也在继续进行。下渗水分不断充填土壤孔隙,随着时间延长,土壤含水量逐步达到饱和。 河网集流 —— 水自坡面流入沟道,通过河网由上游到下游,从支流到干流,沿河槽作纵向流动直至流出出口断面的全过程。 滞后时间 —— 降雨开始到河流水位上升要经历一定时间,这个时间称作滞后时间。 河网调节作用 —— 由于河槽本身可容纳一定量的水,进入河槽的水量为最大时,并不立即在出口断面处表现出流量最大,而会经过一定时间的传输(上游至下游)和损失(向两岸渗透),然后才达到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河网调节作用。 径流特征值 流量 (Q) —— 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所流出的水量(m3/s) 。 径流总量(W) —— 一定时段内(日、月、年)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m3 、万m3 )。 径流模数 (Mw) —— 单位面积上的流量(m3/s · km2)。 径流深度 (R) —— 某一时段内总径流量平均分布在全流域水平面上所得水层深度(mm)。 径流系数 (α) —— 某一时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