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污水处理中泥龄的计算.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处理中泥龄的计算

泥龄 指曝气池中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数量的比值,单位:日。由于在稳定运行时,剩余污泥量也就是新增长的污泥量,因此污泥龄就是污泥在曝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或污泥增长一倍平均所需要的时间。 污泥龄-概述 污泥龄 污泥龄是指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一般用SRT表示也是指微生物在活性污泥系统内的停留时间。控制污泥龄是选择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种类的一种方法。 如果某种微生物的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统长,则该类微生物在繁殖出下一代微生物之前,就被以剩余活性污泥的方式排走,该类微生物就永远不会在系统内繁殖起来。反之如果某种微生物的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统的泥龄短,则该种微生物在被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排走之前,可繁殖出下一代,因此该种微生物就能在活性污泥系统内存活下来,并得以繁殖,用于处理污水。 SRT直接决定着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的年龄大小,一般年轻的活性污泥,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强,但凝聚沉降性差,年长的活性污泥分解代谢能力差,但凝聚性较好。用SRT控制排泥,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最准确的排泥方法,选择合适的泥龄(SRT)作为控制 排泥的目标。一般处理效率要求高,出水水质要求高SRT应控制大一些,温度较高时,SRT可小一些。 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决大多数微生物的世代期都小于3天。 将NH3-N硝化成NO3—-N的硝化杆菌的世代期为5天。 污泥龄-A131的应用 ① 进水的COD/BOD5≈2,TKN/BOD5≤0.25; ② 出水达到废水规范VwV的规定。 对于具有硝化和反硝化功能的污水处理过程,其反硝化部分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① 希望达到的脱氮效果; ② 曝气池进水中硝酸盐氮NO-3-N和BOD5的比值; ③ 曝气池进水中易降解BOD5占的比例; ④ 泥龄ts; ⑤ 曝气池中的悬浮固体浓度X; ⑥ 污水温度。 由氮平衡计算NDN/BOD5: NDN=TKNi-Noe-Nme-Ns A131应用 式中 TKNi——进水总凯氏氮,mg/L Noe——出水中有机氮,一般取1~2mg/L Nme——出水中无机氮之和,包括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是排放控制值。按德国标准控制在18mg/L以下,则设计时取0.67×18=12mg/L Ns——剩余污泥排出的氮,等于进水BOD5的0.05倍,mg/L 由此可计算NDN/BOD5之值,然后从表查得VDN/VT。 表 :晴天和一般情况下反硝化设计参考值 反硝化 前置 周步 0.20 0.70 0.05 0.30 0.10 0.08 0.40 0.12 0.11 0.50 0.14 0.14 VDN/VT反硝化能力,以kgNDN/kgBOD5计,(t=10℃) 计算方式 计算公式 泥龄ts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即 ts=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量/每天从曝气池系统排出的剩余污泥量 TS=(X*VT)/(QS*XR+Q*XE) 式中tS——泥龄,d X——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即MLSS,kg/m3 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即MLSS,kg/m3 VT——曝气池总体积,m3 QS——每天排出的剩余污泥体积,m3/d XR——剩余污泥浓度,kg/m3 Q——设计污水流量,m3/d XE——二沉池出水的悬浮固体浓度,kg/m3 污泥龄-剩余污泥量 污泥龄 污泥比产率: Y=YBOD5+YP 式中 Y——污泥产率,kg干固体/kgBOD5 YBOD5——剩余污泥产率,kg干固体/kgBOD5 YP——同步沉淀的化学污泥产率(当未投加化学混凝剂除磷时无此项),kg干固体/kgBOD5 剩余污泥产率YBOD5与泥龄、进水SS和BOD5的比例、温度等有关,约为0.52~1.22 kg干固体/kgBOD5。 污泥龄-回流比 流程图 内循环回流比R1=QR1/Q,外循环回流比R2=QR2/Q,总回流比R=R1+R2。 在前置反硝化工艺中,硝酸盐氮通过内循环和外循环回流进入反硝化区。只要回流的硝酸盐氮不超过表1中的反硝化能力,则可能达到的最大反硝化程度取决于回流比R。因此,可根据反硝化率EDN计算所需的最小回流比。 EDN=NDN/(NDN+Nne) 所需的最小回流比R=1/(1-EDN)-1 式中 EDN——反硝化率 Nne——出水硝酸盐氮,mg/L 一般在前置反硝化工艺中,回流比取2.0。若希望进一步提高反硝化率,可继续提高回流比。但必须注意,最大回流比为4.0,且回流比较高时存在着将过多的溶解氧带入反硝化区的危险。为了减少循环回流中的溶解氧,可在曝气池末端设置隔离区域,减少该区中的曝气量。 前置反硝化工艺中的反硝化区应采用隔墙与好氧硝化区分开,并在反硝化区中设置搅拌装置。 回流量还可根据连续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