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能性食品.doc

第二十三章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能性食品.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三章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能性食品

第二十三章 改善营养性贫血的功能性食品 本章要点 贫血分类和原因 贫血患者机体各系统的临床症状 具有改善营养性贫血的物质 概述 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的总容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缩容积减少至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的标准值以下而导致的一种症状。而营养性贫血是指由于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而引起的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需要营养素作原料。12g/L,成年女性低于11g/L,孕妇低于10g/L,7岁以下儿童小于11g/L。贫血早期和常见的表现有疲倦、乏力、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而皮肤苍白、面色无华是贫血最常见的客观体征。但凭皮肤颜色判断贫血常有误差,一般以口唇粘膜及指甲颜色来判断较为可靠。贫血病人常伴有心悸、心率加快、活动后气促、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踝部浮肿、低热、蛋白尿、闭经和性欲减退等。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世界约有20亿贫血患者。中国卫生部在20世纪80年代曾对24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学龄前儿童贫血调查”,患病率平均为35.3%,个别地区高达72.6%。约有40%的儿童患不同程度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农村高达50%~60%。据北京医科大学妇婴保健中心对全国29个城市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7岁儿童的贫血发病率男孩达42.1%,女孩达44.8%。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患病率逐渐降低,但12岁的男女比例仍分别达到27%和33%。贫血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而对生长发育较快的胎儿、婴幼儿和少年儿童危害更大。患贫血后,婴幼儿会出现食欲减退、烦躁、爱哭闹、体重不增、发育延迟、智商下降等,学龄儿童则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 一、贫血的分类及原因 (一)贫血的分类 1.根据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分类 (1)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正常细胞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4)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如慢性感染性贫血。 2.根据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病所致的肾性贫血;造血物质缺乏导致的贫血,如缺铁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致使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的贫血,称为溶血性贫血。常见的有地中海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出血。出血导致血液的直接损失,导致贫血。如溃疡或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 (二)贫血发生的原因 目前临床上比较多见的贫血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1.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储铁不足和食物缺铁,影响血红蛋白合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甚高。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约有10%~30%的人群不同程度的缺铁。男性发生率约10%,女性大于20%。亚洲发生率高于欧洲。缺铁性贫血在婴儿、幼儿、青春期女青年、孕妇及乳母中发生率较高。婴幼儿尤其是人工喂养者,由于牛乳中铁的含量低,导致铁的摄入不足;生长发育期儿童代谢旺盛,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妇女月经出血过多,易造成铁的丢失;孕妇和乳母摄入的铁不但要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还要满足胎儿及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这些都极有可能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归纳起来,造成缺铁的原因有:铁的摄入不足,铁的丢失过多,铁的需要量增多,铁的吸收障碍,铁的利用率不高。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这种贫血的特点是红细胞核发育不良,成为特殊的巨幼红细胞。本病多见于20~40岁孕妇和婴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及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的原因是:(1)摄入不足和需要量增加;(2)吸收不足;(3)长期服用影响叶酸的吸收与利用的药物;(4)肠道细菌和寄生虫夺取维生素B12。 3.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引起的造血组织功能减退、免疫介导异常、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症状。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根据其临床发病的情况、病情、病程、严重程度、血常规等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两种。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多见于儿童,起病急,有明确的诱因。起病时贫血不明显,但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进行性贫血。起病原因多为感染、发热,表现为口腔血泡、齿龈出血、眼底出血等,约半数患者可出现颅内出血,愈后不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成人发生率较高,起病缓慢,多以贫血发病,贫血呈慢性过程。合并感染者较少,以皮肤出血点多见,愈后较好。本病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骨髓基质或微环境缺陷,免疫机能受到抑制;生长因子缺乏,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或异常等。 4.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骨髓造血功能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