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ppt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 * *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高中地理必修Ⅰ· 安吉教研室 杨炳军 一、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指导意见 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地壳的物质组成 矿 物 岩 石 集合体 成因分类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地壳的物质循环 地质循环 岩石的转化 ①岩石圈的诞生与消亡 ②大地的沧桑巨变、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课程标准解读----“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标准”要求: ①学生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 ②能绘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本条“标准”对地壳、岩石、地质作用等内容未明确要求,因此,对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所不必要的知识最好不涉及。但是,从人地关系主线出发,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应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人类大规模利用的矿产资源都来源于矿物,因此,可根据条件适当介绍矿物、矿产等内容。 (2)教学指导意见 1、在讲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时,不必深究各种地质作用。 2、关于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利用,可适当拓展。 说 明 1、进行实物观察和野外考察,采集岩石及化石标本,识别常见矿物,提高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能画出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 发展要求 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相互转化过程。 3、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基本要求 2、地球表面形态 地球表面形态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共同作用 地表形态的变化 全球大地构造 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 板块构造学说 区域大地构造 地表高低不平(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断层 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的再变化 外力 基础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课程标准解读----“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标准”要求: ①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需从两方面认识地表形态: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骨架作再塑造。 ②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 内外力对地表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地表形态 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作全面系统的介绍,只需举例加以分析即可。 (2)教学指导意见 对原理性较强的知识点,突出主干知识即可,不必展开分析。 说 明 根据实际条件,进行地质、地貌野外考察,探究地表形态成因。 发展要求 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4、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5、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认识。 基本要求 3、大气环境 课程标准一:“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本条“标准”主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②了解大气受热,需明 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 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 源(根本热源、直接热源) ③大气受热过程,实际 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 化的过程。其中,大气 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④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 ⑤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助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等。 太 阳 地 面 大 气 宇宙空间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地面辐射 课程标准二:“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标准”要求: ①学生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 ②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变的气候。这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形成的基本认识。 教学注意点: ①“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 ②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③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