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姜璐 说明 讲课目的:系统科学一部分,帮助理解哲学问题 物理背景:物理学家作的工作,与物理学有关的 总体轮廓,三部分内容:非平衡统计物理(60-70),混沌(70-90)、无标度网络(90-10) 系统科学概论拾遗 钱学森经历 钱学森对系统科学贡献 系统科学结构 一,经历 钱学森:空气动力学实验室教授, 冯· 卡门(1881),钱学森(1911),普朗特(1875) 力学所,控制论、运筹学研究室 工程控制论(MIT经典教材) 发展飞机,还是导弹;总体设计部 系统工程、系统科学 四本文集:控制论、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纪念册 二,学科体系上贡献 九大学科门类:数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军事科学、文学艺术。后增加,地理科学、建筑科学 三个层次:基础理论(系统学)、技术基础(控制论、运筹学)、工程技术(系统工程) 与其他研究的关系:管理科学、复杂性科学、非线性科学、信息科学、现代科学哲学 三,系统科学学科结构 简单系统(牛顿力学体系) 复杂系统 简单巨系统(非平衡统计物理) 复杂巨系统 复杂适应性系统(生物生态系统)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社会系统) 简单系统 子系统数量少,相互作用简单(计算机使用,子系统为几十个) 可以解决问题测度为零(线性谐振子、二体问题、氢原子),近似方法大量应用 线性体系,叠加原理 简单巨系统 子系统数量多,相互作用简单;使用统计平均,N趋于无穷 两个层次问题,存在涌现,实际无法解决 重点研究非平衡统计(外界控制下系统形成有序结构) 复杂巨系统I (复杂适应性系统) 子系统有学习、适应能力;整体有序结构呈现某种分布,用数学式子难以表达;层次之间存在涌现 计算工具采用计算机程序,分析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 信息作用突现 复杂巨系统II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教育系统、金融系统 子系统(人)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演化性质不清楚 进行简化研究:现代社会科学理论(人力资本、数理经济学等)、金融物理学、简单巨系统理论、人工智能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非平衡统计物理”目录 一、创始人介绍 二、产生背景 三、自然界的耗散结构 四、理论内容(演化方程、役使原则) 五、启发 一,1)普里高津(I· Prigoginer) 白俄罗斯人,1917年生于莫斯科,2003年卒于布鲁塞尔 1941年毕业于比利时自由大学,获博士学位 1965年提出耗散结构概念 1977年获NOBEL化学奖 1978年出版《非平衡系统中的自组织》专著 主要论著有《从存在到演化》、《从混沌到有序》、《探索复杂性》、《确定性的终结》 形成布鲁塞尔学派 一,2) 哈肯(H· Haken) 1927年出生德国莱比锡, 1960年任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研究领域:群论、固态物理、激光物理、统计物理、非线性科学 1972年提出协同学理论 1984年获德国功勋科学家称号 编辑出版协同学丛书 二,1 )世界的物理图象 宇宙是静止的:牛顿周期运动,“天不变,道亦不变”。赶走了神学,日心说,加俐略等开始实证科学 上帝第一推动力,留了一个尾巴 宇宙是演化的:“一个人不能两次迈进同一个河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大爆炸理论。 时间箭头问题:四维时空,时间反演不对称。 二,2)演化中的矛盾 无生命世界的退化:扩散、传导、辐射。走向简单、均匀、平衡。 生命世界的进化:发展(生命、社会、经济)、进步。走向复杂、结构、非平衡。 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分工、马太效应 二,3)科学家质疑 有件事情牛顿是应该负责任的——或者更确切地说,负有责任的还不仅仅是牛顿一个人,而且一般来讲应该是整个现代科学——这件事情就是把我们的世界一分为二。我曾经说过,现代科学早已把分割天体和地球之间的壁垒推倒,并且由两者结合起来,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宇宙。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我还曾说过,现代科学对宇宙的研究表明,它是研究另外一个世界,即量的世界,一个奇妙的几何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有其位置,但却没有人的位置,它用这个世界取代我们赖以生存、爱慕、传宗接代、充满感性认识的质的世界。从而,科学的世界——真实的世界——远离生活的世界,完全与之分离开来,科学对它也无力解释,即使是做出一种软弱无力的解释,也只能是“主观的”表面现象。 质疑(二) 事实上,由于科学实践,这两个世界几乎是每天——而且是一天比一天更甚地—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