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科单病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脾胃病科单病种

济宁市中医院脾胃科 按病种付费消化性溃疡治疗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消化性溃疡 A1 期、A2 期的患者。 一、胃疡病(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疡。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 编码为:K25.901、K26.901、K27.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 见(2009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 年,黄山)。 2.疾病分期 (1)A1 期:胃镜下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 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2)A2 期:胃镜下见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3)H1 期:胃镜下见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 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4)H2 期:胃镜下见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5)S1 期:胃镜下见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6)S2 期:胃镜下见溃疡的新生黏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 别,称白色瘢痕期。 3.证候诊断 参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 方案”。 胃疡(消化性溃疡)临床常见证候: (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暖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自或薄黄;脉弦。 (2)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色淡苔白;脉缓弱。 (3)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4)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脉弦数或脉弦。 (5)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脉细数;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苔。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 年)”。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疡(消化性溃疡)。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疡和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 编码 : K25.901、K26.901、K27.901)的患者。 2.疾病分期为 A1 期、A2 期的患者。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特殊原因的消化性溃疡,如胃泌素瘤等;有溃疡并发症者,如出血、穿孔、 癌变、幽门梗阻等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系列 (4)心电图 (5)胸部透视或 X 线片 (6)X 线钡餐 (7)幽门螺杆菌检测 (8)腹部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的其他项目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淀粉酶、消化系统肿瘤标记物筛查,腹部CT等。 (八)治疗方法 1.中医治疗 (1)肝胃不和证 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柴胡疏肝汤加减,柴胡6-10g、香附6-9g,炒白术10-15g、陈皮6-9g、白及10-15g、乌贼骨10-15g、甘草3-6g。 加减:若胀重可加青皮、郁金、木香助理气解郁之功;若痛甚者,可加川栋子、延胡索理气止痛;嗳气频作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亦可用沉香降气散降气解郁。 (2)脾胃气虚证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芪归海参汤,黄芪10-15g、当归6-9g、海螵硝10-15g、党参10-15g、白及10-15g、枳壳6-12g、三七(研粉冲服)3-6g。 加减:若兼见胸脘痞闷不食,嗳气呕吐等寒夹食滞症状者,可加枳壳、神曲、鸡内金、半夏以消食导滞,温胃降逆。 (3)脾胃虚寒证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黄芪建中汤,生黄芪15-20g、炒白术6-12克、党参10-15g、陈皮10-15g、干姜3-5g、三七3-6克、白芨10-15g。 加减:若寒重,或胃脘突然拘急掣痛拒按,甚则隆起如拳状者,可加吴茱萸、干姜、丁香、桂枝;气滞重者,可加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