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研究
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剩余支配权
刘小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现代企业的发展是在产权关系的不断重组和改造的基础上获得效率的提高,从而获得新的具有较好激励效果的产权制度的。“拥有许多属性的资产的不同子集总是倾向于由不同类型的人们所占有”,也就是要由那些最能发现和挖掘这种资产属性的潜在价值的人们所实际占有,“结果,物质实体的所有权被分割,使不同属性的所有者独立地分离”(Barzel,1989)。本文试图分析企业的所有权职能在被分割和重组的条件下如何达到最优契约的可能性,如何获得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以及相应的理论和政策含义。
一、不同的产权职能收益
纵观各国,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各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但归根结底,它都表明了某种资本与依附于其上的各种职能形式相剥离的状态。资本正在以越来越纯粹的形式出现,而许多原先只能依附于资本的职能越来越取得了独立化的形式。
假若以不附加任何职能的非人格化的纯粹的资本为一初始的极端。它类似于债权,不需要去选择投资方向和经营者。这样的资本所有者类似于一般最普通的债权人。由此,他们得到的收益通常也只是相当于银行利息的水平,但也无需承担什么风险。
从初始点往前一步,出资者可成为一个不太一般的债权人。他需要选择投资于何处。若其投资于资本供不应求的行业或项目上,则可得到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如果投资选择错误,则出资者可能只得到较低的资本回报率,甚至有收不回钱的可能性。为了得到较大的收益,他就要冒较大的风险。这里较大的收益并不取决于他的资本,而取决于他的正确选择和为之承担的相应风险。也就是说,这一块高于银行利息水平的收益实际上是出资者正确投资决策的结果。但是,一旦其它出资者都涌入该行业投资,则资本回报率会下降直至均衡水平。因此,依靠选择投资来得到对剩余的占有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多的剩余则必须承担更多的风险。
下一步的发展则是出资者不仅要选择投资,而且要选择经营者的问题,这样他势必承担更大的风险,因为这不仅涉及到选择投资的成功与否,还涉及到选择经营者的成功与否。一旦两者都成功,出资者则会得到更高的资本回报,因为其它出资者的进入又多了一层障碍。这样出资者就能维持较长时间的高资本回报率。
第四步则是出资者在选择上述两者之外,还要控制企业的重大决策,掌握企业的市场定位,促进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的提高,等等。企业经理通常只行使日常决策,即决定某些比较确定的程序化的事务,和内部管理决策。这样出资者主要对付的是不确定性的决策,承担了不确定性的风险,因而可得到由此成功所带来的全部收益回报。出资者不仅能在资本市场上获得高回报率,而且还可能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得到市场定位,市场份额和质量优势等等的成功。这种使企业处于长期不败之地的状况则会为出资者提供长期的高资本回报率。当然,出资者如果能同时又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才有此种可能。在实际中这样的概率恐怕是比较小的。
第五步可以看作为另一个极端,出资者成为企业经理,掌握全部决策权和管理权。这样他不仅可以得到不确定性决策所带来的收益或亏损,也可以得到企业日常经营决策的管理报酬。这时,出资者具有经营者和资本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实际上,在上述描述的五种不同决策职能分离状态中,还可以划分出更接近现实的更多的更细的决策职能的分离状态,但大致粗略的划分可以提供一个抽象分析的思路,以便能够从中概括出几种产权结构的模式。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企业实际上是以与上述理论抽象对产权的描述过程相反的过程来发展的,即从企业家与出资者融为一体的角色开始,逐渐进入了越来越细的职能分工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是不断在原先基础上进行了新的交易和谈判,然后达成了一种新的契约的结果。新契约的形成往往是在各方的原有利益不受到损害之下的帕雷托改进,因而产生了比原先的旧契约更高的生产率,而这种契约的不断改进的结果成为产权结构的不断演化,以至于成为今天存在的种种不同模式的产权结构,即完全的出资者所有制(经营者与出资者为一体者),出资者主要控制的所有制(控制企业的重大决策),出资者部分控制的所有制(选择投资和经营者),出资者“用脚投票”的所有制(选择投资所在),和出资者作为债权人的所有制。
欧美国家的现代公司制较偏重于出资者主要控制的产权结构,日本的现代公司制则较偏重于出资者较少控制的产权结构。各不同国家之所以采用不同的结构模式是由其特定的经济、文化、社会和市场环境所决定的,是该国家在既定的社会经济土壤中,经过长期的发展,选择和协调的结果,它们都必然有其合理的基础。然而不管怎样,各国产权结构的模式似乎都存在着一种发展趋势,即朝着股权的弱化,企业法人权力的强化的方向发展。这些状况表明了一个共同特点,也就是随着社会财富的均等化,随着人力资本的普通平民化,社会越来越依靠那些能够独立于资本之外的人力资本的力量去创造财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