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 诸子百家的财政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三章 诸子百家的财政思想 第三章 诸子百家的财政思想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讲述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家的财政思想。主要讲述了孔子、孟子、荀子和韩非子等的财政思想。要求通过学习对这一时期各家财政思想的发展脉络、主要思想等有清晰的理解。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儒家和法家财政思想的发展与承继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借鉴关系与区别。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孔子的财政思想 第二节 《周易》与《大学》的财政思想 第三节 孟子的财政思想 第四节 荀子的财政思想 第五节 墨子的财政思想 第六节 韩非子的财政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财政思想 一、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孔子的财政观点不多,看起来也比较简单,但它们却对后世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财政思想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关于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以下引文均见于《论语》中。 二、孔子的财政思想 (一)义利观念   春秋后期以来,出现了一种以社会伦理规范来制约人们获取财富活动的倾向。这一倾向在孔子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和深化。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或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二)维护“籍田”反对“税亩”   孔子对周公时代的“籍田以力”制度十分推崇,认为这是后代必须遵守而不可更改的先王法典,如有冒犯,即为“犯法”。   所以,他对公元前594年鲁国推行的“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深为不满,并在修订鲁国史书《春秋》时,专门记下这件事。 (三)提倡节用,反对聚敛   在财政支出上,孔子主张“政在节财”,治国须“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在财政征收上,他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惠民”思想,坚决反对重税即所谓“聚敛”,主张“敛从其薄”。 (四)重农富民思想   他认为,对于百姓,第一件应该做的事是“富之”,然后才是“教之”。他又说:“所重民,食、丧、祭”。 (五)税源与税率   孔子很强调培养税源,不同意竭泽而渔的征课方式。他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在税收负担上,孔子主张什一税。 第二节 《周易》与《大学》的财政思想 一、《周易》的财政思想   《周易》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成书年代最早的一部,被列为儒家十三经的首位。它所反映的财政思想,对后代儒家影响甚广,主要体现在如下两点: 一是重视理财   在儒家经典中,《周易》重视理财的观点是非常特出的,在《系辞》中宣称“崇高莫大乎富贵”。关于义与利的关系,《易传》认为“利者,义之所和也”,而“利物是以和义”。这是以财利的各得其宜作为“义”的基本内涵,因此,它也把“利”归入君子的“四德”之一。主张“能以美利利天下”。 二是“中正”的节用观   《周易》作者像大多数古代思想家一样,崇尚节俭,认为君子个人的消费用度是否具有“俭德”,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开支是扩大还是缩小。同时,也不赞成过度节俭,甚至认为“用乎过俭”是一种过失,应以“中正”为标准,只要“不伤财,不害民”即可,但须有制度作保证。 二、《大学》的财政思想 (一)关于《大学》   《大学》与《中庸》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南宋朱熹将它们与《论语》、《孟子》合成《四书》之后,其地位更加突出,既是儒家诸经的普及读物,也是诸经的代表作。《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大学》主要讲的是修身奍性。 (二)《大学》的财政思想    《大学》的财政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是重德思想   《大学》要求主持国政的“君子”首先应重视“德”因为,“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故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又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二是反对聚敛   《大学》认为:“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故有“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三是培养税源问题   在这一点上,《大学》发展了孔子的“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的思想,提出:“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急,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第三节 孟子的财政思想 孟子(公元前372--289年)像 一、孟子简介   孟子(公元前372--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与孔子生活的年代相差有一个多世纪。由于春秋以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以及包括财政制度上的重要变化,孟子虽然全盘接受了孔子财政思想,却也补充了不少新的内容。 二、孟子的财政思想 (一)“仁义”思想   孟子与孔子一样,对待财富强调伦理规范的制约。《孟子》一书对于梁惠王提出的“何以利吾国”的问题,他答复说“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儒家的“讳言财利”的传统教条,渊源于孔子,而壮大于孟子,构成了后代儒家财政思想的核心内容。 (二)租税思想  

文档评论(0)

yan666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