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益制造生产模式的演变与敏捷制造技术
精益制造生产模式的演变与敏捷制造技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达程度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从18世纪英国爆发工业革命开始,制造业走出手工作坊阶段,迅速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特别是本世纪50年代,大批大量生产模式的确立使制造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时期。
但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需求日趋主体化、个体化和多样化,制造厂商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传统的大批大量的生产模式不再适应新的市场形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就开始成为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的重要标志。在这种形势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制造生产模式对实现我国伟大战略目标意义重大,从人类制造生产模式的演变中我们可能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1 制造模式的演变
从17世纪初至1830年,在专业化协作分工、蒸汽动力机和工具机的基础上,出现了制造企业的雏形——工场式的制造厂,人类社会的生产率开始出现大幅度的飞跃。到了大约1900年,制造业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其主要生产模式是“少品种单件小批生产”。比如汽车行业,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轿车公司PL每年只制造几百辆汽车,而且所造的汽车没有两辆是完全相同的,原因在于PL所有的承包商都不采用标准的计量器具,装配时,依靠装配工的熟练,修整零件,使之配合良好。至1905年,欧洲已有几百家这类公司采用单件生产方式少量地制作汽车,这些独立承担大部分生产任务的小工厂没有能力开发新技术,产量低,成本高,且成本不随产量而下降。这种生产模式当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0年代,在E.Whitney提出的“互换性”和“大批大量生产”,Oliver Evons把传送带引入制造系统和F.Taylor的“科学管理”支撑下,与当时的电气化、标准化与系列化结合,Henry Ford开创了机械自动流水线生产,出现了“少品种大批大量生产”的模式,又称为底特律式自动化,成为各国纷纷仿效的制造生产模式,制造业开始了第一次生产模式的转换。这种新的生产模式——大量生产方式及其技术支持——零件的互换性带给了制造业一场重大变革,它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高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产品,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少品种大批大量生产、塔形多层次的垂直领导和严格的产品节拍控制。其市场特征与少品种单件小批生产模式相同,都是卖方市场。刚性生产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产品成本,但这是以损失产品的多样性为代价的。到50年代,大量生产方式达到了顶峰。
从50年代开始,人们对“少品种大批大量生产方式”的优缺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批量生产模式产品的竞争表现为效率加质量的竞争。一方面,大批大量生产方式的规模效益使企业受益匪浅。比如在日本,由于政府的干预与调控,制造企业进行管理改革,大量引进和采用高新技术成果,狠抓商品化生产,发挥人的因素作用,发展企业间的合作,对外开拓国际市场,在汽车、家电、钢铁及微电子器件等产量大的行业,利用批量法则,以规模生产的产品和营销优势迅速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发展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经济大国。另一方面,人们也认识到刚性自动流水线存在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市场的多变性和产品品种、过程的多样性对刚性生产线提出了挑战,为此人们从技术角度形成成组技术和以计算机与系统技术为基础的制造自动化,试图改进这一模式的不足。
但是实践证明,单纯技术上的某些改进不是振兴制造业的良策。到了80年代,人们已经将少品种大批大量生产模式的优点发挥到了极限,同时这种生产模式同市场需求变化间的矛盾愈来愈明朗,并且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解决这对矛盾的出路只能是进行制造生产模式的转换。从前面所述可知,生产模式的变革,是在市场需求推动下,以相应的技术进步为支持,生产管理模式和相应的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2个方面。我们也看到,在近30年,信息技术对制造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产品由“大量生产”过渡到“中小批量生产”,我们可以设想,当最终又过渡到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且性能价格优良的产品的单件小批生产时,会有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和全方位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从80年代后期以来,美、日、加、澳等国及西欧各国都先后提出新模式的制造战略、研究开发计划。1988年美国GM公司和里海大学共同提出敏捷制造战略,于1990年向社会半公开;1990年日、美、加、澳等国及西欧各国联合进行10年期的智能制造系统(IMS)的研究与开发;1992年德、美提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1994年德国人提出改变工业组织结构的分形公司(Fractal Company)。上述模式中最有代表性、社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粤剧艺术博物馆工程项目环境管理方案.doc
- 粤微盘常见问题.doc
- 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中考试试题.doc
- 粤东西北地区振兴战略财政与粤东西北振兴战略的实施测试题.doc
-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考点分析.doc
- 粤东西北地区振兴战略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仅适用于2014年度)100分.doc
- 粤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古文知识归纳.doc
- 粤语在分布上的突出特点.doc
- 粘性土土坡稳定性分析2003.doc
- 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力与运动.doc
- 讲稿:深入理解“五个注重”把握进一步深化改革统筹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pdf
- 副市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计划.docx
-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docx
- 烟草局党组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docx
- (汇编)学习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心得感悟.pdf
- 汇编学习领会在二十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pdf
- 在2025年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提纲.docx
- 书记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纪委全会上的讲话.pdf
- 党课: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