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学年度第二学期通识教育中心读书会成果-总心得读书会名称.docVIP

101学年度第二学期通识教育中心读书会成果-总心得读书会名称.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1学年度第二学期通识教育中心读书会成果-总心得读书会名称

101學年度第二學期通識教育中心讀書會成果-總心得 讀書會名稱: 童年之死 指導教師:杜明城 組  員: 日  期:102.4.22 李佩珊 黃彙文 許佩樺 陳玉珊 張榮權 陳怡萍 時  間:16:00~17:00 探討《童年之死》 前言 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在所著《童年的消逝》(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中提到閱讀習慣的改變與電子媒體的發明,使得成人與兒童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造成童年的消逝。繼尼爾.波茲曼所著《童年的消逝》出版後受各界對童年議題的重視與討論,以及對電子媒體所造成的影響更加重視與討論,David Buckingham 所著《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孩童》(After the Death of Childhood:Growing Up in of Electronic Meadia)一書中有了更進深入的分析與探討電子媒體對童年的影響。 內容大綱 在本書的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對象為轉變中的童年性質,以及媒體在兒童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有一種「童年之死」的理論,經常與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的作品連結在一起--根據這種看法,電視和其他的電子媒體至少已經模糊了童年和成年之間的界線,甚至徹底抹滅了這些界線。另一方面,有一種議論在所謂「傳播革命」的熱烈擁護者之間變得愈來愈受歡迎--其看法為:新的電子媒體正使兒童和年輕人得到解放,並賦予他們更大的權力。 第二部分對於上述的批評引起的基本問題提出更直接的討論,而這些問題與轉變中的童年性質有關,無論是童年的想法或是就童年的實際生活情況而言。也與轉變中的媒體性質有關。它們牽涉到我們將如何了解兒童與媒體之間的關係--我們是否從「功用」或「效果」的角度來理解它,我們將它理解為「主動」還是「被動」的關係,或者認為它在本質上是一種心理現象或社會現象。 第三部分主要是論者從排除的觀點、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界定這些議題所涉及的範圍--也就是說,它被界定為「成人」生活的領域,而根據一般人的主張,兒童不應該被給予管道進入這些領域。首先,是與道德有關的議題,常以性愛與暴力的呈現其焦點。其次,有些議題與商業的地位、以及市場與公共空間之間的關係有關。第三個主要領域,也就公民權的領域--就是兒童與廣義的「政治」辯論和活動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雖然用了煽動性的標題,卻不是作者對於童年之死所做的另一番悲嘆;它的目的也不在單純地頌揚可能繼之而起的事物。相反地,它試圖提供基礎,使讀者對於那些在電子媒體紀元中長大的兒童的經驗,能有更實際與全面的瞭解。 童年之死的原因 兒童在長大的過程中被剝奪了童年,這樣的觀念已經變成通俗心理學的首要主題。有人論稱,社會對待兒童的方式上,以及在兒童本身的行為方式上,都發生了一種極端的改變。批評家強調,有證據顯示暴力犯罪與青少年性活動的層次日漸升高,而家庭生活則持續瓦解;他們並認為前幾世代的人對於童年的經驗,其特徵--安全與純真--已經永不復存在了。 大衛.艾爾凱恩所著的《被催促的兒童》中論述:「長得太快又太早」 ,身為一位兒童心理學家他認為「壓力」是當代兒童生活的特色,並以此為其論述的出發點,他認為兒童現在被他們的父母、學校、和媒體「催促」著通過童年的階段。其中艾爾凱恩認為:「幼童無法經由語言敘述而想像出來的暴力與性愛場景,直接而鮮明地呈現在電視螢光幕上。」就像艾爾凱恩一樣,薇恩指控媒體「向兒童灌輸成人生活的秘密」--她所謂的成人生活秘密,主要指性愛與暴力,她將主要焦慮是針對電視而發,她論稱:無論他們看到的是什麼,電視剝奪了兒童遊戲時間,以及其他健康的互動形式。太多家長只把電視用來當作「保母」。她所抱持的態度基本上是一種道德保守主義的立場,相對地,對艾爾凱恩來說,問題似乎不在於縱容,而在於缺少容忍的精神。然而薇恩和艾爾凱恩他們一致期望:都希望回到一個比較早的年代--薇恩真誠地稱它為「金色的純真年代」,雖然他們兩位作者都承認歷史轉變的存在,但是他們終究回頭仰賴一個觀念,把童年當作一種「自然的」現象,這種現象隱然被視為超越了時代的限制而永遠存在。 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一書中敘述著:「印刷品如何創造童年,而電子媒體又如何使它消逝」的故事,他認為印刷品的好處在於它能夠保留成人的「秘密」,使那些尚未習得視讀能力的人無從得知。相對地,電視是一種「完全公開的媒體」,它使得資訊變得「無法控制」,他認為,成人生活(特別是性愛)的「黑暗而難以掌握的謎團」,不再隱藏於兒童所能觸及的範圍之外。電視有效地泯除了羞恥心,而在尼爾波茲曼看來,「羞恥」(shame)這種品質正是童年所以存在的前提。關於「電視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