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文化批评的读书报告
关于文化批评的读书报告
——从群体心理学角度浅析微博的信息传播
引 题
古斯塔夫·勒庞,1841年出生于法国诺晋特-勒-卢特鲁,1931年于逝世于法国马恩-拉-科盖特,是享誉世界的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勒庞有关群体心理学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初版于1895年,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为背景, 对运动中群众的行为和心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群体的特点及其成因, 勒庞指出一群人聚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心理群体”,群体中人的个性消失,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关注同一件事,易受本能、传染、暗示的影响,表现出无意识、非理性等迥异于个体的特征,勒庞将其称之为“乌合之众”。勒庞关于群体心理的阐释不仅适用于18 世纪的法国,同样暗合了当下网络社会中广大网民的心理。在当今全媒体的环境下,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文章拟从群体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依据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所阐发的观点,解析网民群体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从而进一步探究微博的信息传播。
关键词:微博;心理群体;无名氏;形象化;群体领袖
1.微博及其传播特点
1.1微博的定义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1.2微博的信息传播特点
在微博中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见闻感想以只言片语的形式发送到个人微博上,微博用户之间可以随时随地保持沟通,相对于传统的博客,微博的字数限制使用户更易于成为一个多产的博客发布者。因此,微博的传播具有进入门槛低、传播及时、文本碎片化等特点。正是这样一个平台,通过互联网聚拢起了广泛的大众,构建起了一个即时分享生活,随时传播信息的“心理群体”。
2.微博心理群体的一般特征
2.1“无名氏 ”群体
个人一旦融入群体,成为群体中的一份子的时候,他们在感情、思想和行为等方面便表现出和他们作为个体时极大的不同,是他们在单独一个人的时候不可能出现的,即使出现也绝不会形成行动。勒庞指出:“心理群体是一个由异质成分组成的暂时现象。当足够数量的不同个体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是诸多有机质汇集在一起形成的细胞一样,当这些类别成分完全不同的细胞组成一个新的生命个体的时候,这个新生命个体的表现与构成他的细胞组织完全不同。”形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勒庞认为是“本能的力量,而激发一个人最原始本能的决定性因素是数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能和欲望,由于社会规范的限制,个人的本能和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压制, 尤其是当他以个体的身份面对社会时。但是,在群体中,“法不责众” 的心理使个人敢于打破社会规范的束缚,释放自己的本能。“这是因为单独的一个人是有其名姓的,而群体的本身就是他的名字。群体是无名氏!无名氏不需要为他所做的任何事情承担责任。因为无名,所以无由指控。”在众多的微博注册用户中,除部分名人、政要选择了实名制认证来表明自己的身份,绝大多数用户均是网络匿名。这种匿名无形中暗合了勒庞在此强调的“无名氏”群体。人们使用微博时,常以相对个体化的方式发表言论,正是通过微博这一信息平台,众多的个体才逐渐地聚拢成了一个可能的群体。匿名的“乌合之众”是极具力量的,又由于微博自身的传播特点,微博群体在面对各种社会现象时愈加发挥着其他网络媒体难以企及的力量。2011 年3 月因日本核辐射事件刮起的“抢盐风波”正是通过微博的匿名转发迅速传播,恐慌的人群纷纷涌入超市,货架之上食盐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抢购一空,集体无意识通过微博演化成了一场社会危机。微博群体在转发信息的过程中极少考虑到信息的真实性,更不会考虑到由于传播虚假信息所可能带来的后果和由此受到的惩罚,微博群体的无名氏存在方式决定了群体表达时的肆无忌惮。
2.2群体思维的形象化
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群体的暗示往往会轻而易举地征服群体的理性,使群体中表现出极端的感情,发表其作为个体时不可能说出的言论,并将其付诸行动。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某些词语或者套话很容易巧妙地激活群体的想象力,他们很容易受一些形象化的词语和事物影响。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将群体的这种现象比作群体的“哈哈镜效应”。勒庞指出:“在群体中,众目睽睽之下所发生的最简单的事情,不久就会变得面目全非,并在迅速的传说之中而呈现出多种怪异的版本。这是因为——群体是用形象来思维的。形象思想与独立的个人的理性思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并最终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微博群体的行为往往会表现为一种情绪化、少理智的低智商,群体的暗示往往轻而易举地征服群体的理性,究其原因,与群体思维的形象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宏观经济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Macroeconomics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浙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五下 第五课 活动A、我当小法官—走进法庭教案.doc
- 8.1 认识生命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 上册 ).pptx VIP
- 化工制图教学设计(全套).docx VIP
- 2024-2030年中国氦(液氦和气态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AP宏观经济学(2013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pdf VIP
- 自考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pdf
- 建积分之术筑工程之技:定积分及其应用教学实施报告.pdf
- AP宏观经济学(2015年真题)全套含选择题.pdf VIP
- 英语--倒装句讲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