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前段水稻生产工作情况汇报1
前段水稻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6月25—28日,县政府督查室与农业局有关人员,组成水稻生产工作督查组,先后深入赵店、赤眉、七里坪、夏馆四乡镇,采取听取汇报,群众座谈,实地查看,逐村逐块落实等形式,对当前水稻面积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督查与调研。结合前期工作,现将水稻生产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全县水稻面积落实情况
在今年插秧期严重干旱缺水的特殊情况下,通过各级领导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水稻生产面积落实仍取得了新的突破,四乡镇共落实水稻种植面积6720亩,新增水稻面积3520亩。
1、七里坪乡:今年共落实水稻种植面积2600亩,占计划2500亩的104%,其中后坪1080亩,三道河700亩,七潭285亩,野獐410亩,马尾125亩。
2、赤眉镇:今年共落实水稻面积2720亩,占计划3000亩的90.7%,其中马营50亩,鱼贯口50亩,朱陈1580亩,夹道1040亩。
3、夏馆镇:今年共落实水稻面积800亩,占计划2000亩的40%,其中吴岗村750亩,西河堂村50亩。
4、赵店乡:今年共落实水稻面积600亩,占计划2500亩的24%,其中岗堤村360亩,红堰村240亩。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1、各级领导重视,是实现水稻生产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一是县委 书记、常务副县长 、副县长 、县政府党组成员 等县领导,多次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调研和视察水稻生产,时刻关心水稻的发展进程;二是四乡镇都把发展水稻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主要领导亲自上前,亲自进行安排部署,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七里坪乡为确保水稻种植任务的完成,书记、乡长亲自挂帅,把机关干部分成5个工作组,由两名副职领导带队,深入5个植稻村,分包到组,落实到户到地块,严防死守,对规划的稻田,麦收一块、整地一块、灌水一块、插秧一块,真正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协助抓,村级班子主动抓,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三是根据工作进展,定期召开会议,加压鼓劲促发展。先后于3月19日、4月26日、5月2日、6月5日,分别召开了全县水稻生产工作会、全县水稻育秧现场会、全县水稻育秧督导会和全县水稻插秧现场会。针对水稻生产的每个关键环节都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一环扣一环,步步推进,确保水稻生产有序开展;四是强化督查,加压紧逼促发展。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与农业局有关人员,组成督查组,多次深入各乡村,听取主要领导汇报,实地丈量育秧田面积,查看大田落实地点。根据工作开展情况,下发了下三期督查通报,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2、积极谋划,全力以赴服务水稻生产。为切实搞好水稻生产,农业局多策并举,充分发挥职能,全力以赴搞好水稻生产。一是成立水稻生产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小组,切实加强对水稻生产的领导和技术指导;二是分层次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先后组织召开了有关植稻乡镇主抓领导会、部分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座谈会,了解当前水稻发展现状,查找当前存在的问题;三是局领导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到赵店、赤眉、七里坪、夏馆四乡镇,对水稻生产进行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并制订了***2012年水稻生产意见;四是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先后到河北省农科院考察旱稻品种,到我市植稻大县南召、唐河、桐柏,以及信阳市农科院、种子管理站、光山县、息县实地考察学习水稻新品种、新技术、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先进经验和技术。
3、强化技术服务,提高水稻种植水平。一是农业局成立了技术培训和服务小组,明确了分包乡镇的技术专干,每个乡镇2人,具体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二是引进推广新品种。根据前期考察,重点引进推广了国稻6号、川香优6号等新品种,进行统一供种,并保证质量,满足供应,切实解决品种利用多、乱、杂的问题。同时引进了丰两优香1号、特优航1号、谷优527、冈丰优838、国稻6号、9优418、川香优6号、太和香糯、金优725、宜香725等10个新品种,在赤眉镇朱陈村进行示范展示;三是统一集中育秧,示范推广旱育秧技术;四是统一栽插规格,推广合理密植技术;五是建立高产示范方,搞好典型带动。在各乡镇分别建立个亩产70公斤的百亩方,通过,实现全水稻单产新跨越
—2—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