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人不倦》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毁人不倦》专用课件

【教学目标】 1.掌握习、趋、愤、与、素、诸等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 3.把握“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等句式的特点,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 4.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 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 ,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该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 中国的教育家有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诲人不倦》,从中寻找“理由”或“答案”。 你认为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请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 【明确】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三隅反、闻一知十、切磋琢磨、告诸往而知来、绘事后素、述而不作。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或者说它们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明确】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学原则与方法等。 字音提示: 知(同“智”)zhì 骞qiān 隅yú 谄chǎn 磋cuō 倩qiàn 反(同“返”)fǎn 句读提示: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女与回也/孰愈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性[指人的性情、本性]相近也,习[习染]相远也[“……也,……也。”表示判断]。” 子曰:“唯[只有]上知[知:同“智”;上知:上等的智者]与下愚[下等的愚人]不移[改变]。”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联系《论语》中的其他篇章,我们还能够找到孔子的以下“片言只语”,对此你作何理解?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记·礼运》)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3.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 4.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 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 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的主张。 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 孔子把“民食、民富、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习: 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习染) 2.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反复练习) 3.莫如修仁义而习文。(《韩非子·五蠹》)(学习) 4.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论衡·本性》)(习惯于) 5.通书,习戎事。(《新唐书·张仲武传》)(熟悉) 6.鹰乃学习。(《礼记·月令》)(飞翔) 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对此,你作何评价? 【明确】“类”的含义: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的意思。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 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有教无类”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你赞同何种观点?并详述理由。 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何晏《论语集解》) 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这一解释以朱熹为代表。他在《论语集注》中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第三种解释:是当代著名学者赵纪彬先生的一种特殊观点。他从训字入手,认为“有教无类”中的“有”应释为“域”,即分划居住区域的意思;“教”应释为“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化”;“类”则是“族类”的意义,是贵族实行世袭统治的社会基础。他得出的结论:凡是贵族,不分族类,都必须接受强制的政治、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