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1学.doc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及其任务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1、“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的科学研究。是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对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原则进行开发、评估和应用,以促进终身学习”。
2、我国学者的定义:“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研究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活动规律。
第二,研究学生和教师。
第三,研究学与教。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
(一)研究对象5个内容:
1、发展问题。人类的成长和发展,以及个别
差异。
2、学习问题。主要包括:学习的本质,影响学习的因素,学习的动机、态度、技能,思维推理与问题解决,特殊科目的学习与迁移等。
3、人格与适应问题。包括:情绪、品格与社会活动,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卫生,特殊儿童的教育。
4、测量与评估。包括:测量的基本原理,个性与智力测量,学习的评定与测量,教师能力的测量,以及测量结果的应用。
5、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包括: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统计技术、方法等。
(二)国内流行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叶奕乾、祝蓓蕾先生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和李伯黍先生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为主。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教学心理、 2、学习心理、
3、品德心理、 4、差异心理。
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一)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
(二)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鲜明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四、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一)揭示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基本规律
(二)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与当
代教育的关系
一、教育心理学的历史渊源与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思想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4、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论教学方法》中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 (1874-1949)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受实验心理学的影响,实验研究,积累大量学习材料,总结动物及人的学习规律的基础上,发展建立了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年发展成三卷本《教育心理学纲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卷讨论人的本性;第二卷讲述学习心理;第三卷介绍个别差异的形成。
《教育心理学》出版后,美国30多年间都师承了桑代克的体系。《教育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方法与程序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整体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
二、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测量法
(四)调查法 (五)经验总结法
(六)教育行动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程序:
1.选择和确立选题。 2.文献综述。
3.形成假设。 4.选择研究类型和方案。
5.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6.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一节 注意
一、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
二、特点:
1. 指向性 2. 集中性 持久性\强度
3. 心理状态
三、功能:
1. 选择功能 2. 维持功能
3. 调节与监督功能
四、种类——预定的目的、意志努力
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五、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
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清楚地觉察到或认知到客体的数量
(二)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
(三) 注意的分配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
(四) 注意的转移
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感知觉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概念
1. 感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A. 感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时是不全面的、片面的
B. 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不重要的
2. 知觉: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应。
(二)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1、区别
1)所反映的对象不同
2)所借助的感觉器官的数量不同
2、联系
1)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