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莫诺苷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莫诺苷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王文、李林、艾厚喜、安易、黄文婷、孙芳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物研究室,北京,100053)
摘要:目的 系统阐述本室从山茱萸提取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莫诺苷,体外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大孔树脂分离、硅胶柱层析得到莫诺苷,用H2O2损伤神经SY5Y细胞培养模型研究莫诺苷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结果与结论 莫诺苷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去极化,降低细胞钙超载,降低活性氧生产,增加细胞小分子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减小自由基损伤,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神经营养作用这个途径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莫诺苷;神经保护;过氧化氢损伤
缺血性脑损伤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地威胁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发病年龄逐步降低,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脑缺血引发脑组织细胞产生级联反应,引起脑神经细胞凋亡和死亡,难以建立有效的信息联系,造成患者死亡或者愈后残疾,因此抑制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再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1]。人神经母细胞SH-SY5Y细胞系繁殖快,细胞形态、生理和生化功能与正常神经细胞相似,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它产生的羟自由基(-OH)可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对SY5Y细胞有明显的损伤作用,模拟脑缺血造成的氧化损伤。我们对33味中药进行了神经保护作用筛选,发现山茱萸环烯醚萜苷对D-半乳糖致脑老化痴呆小鼠模型及光化学诱导的脑梗塞大鼠模型均具有改善作用,并能提高隔海马穹隆伞切断拟Alzheimer病(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明显减少模型鼠内侧隔核区和海马齿状回多形层神经元的丧失[23 ]。对山茱萸环烯醚萜苷进一步分离,得到莫诺苷,[4-6],本实验继续对莫诺苷对H2O2诱导的SH-SY5Y氧化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1化学研究
山茱萸水提取,过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甲醇重结晶,得到纯化合物,经过MS、13C-NMR、1H-NMR波普数据确定莫诺苷的结构,HPLC确定莫诺苷的含量大于90%。
2 莫诺苷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实验
2.1 对正常神经SY5Y细胞的作用 莫诺苷对SY5Y细胞的浓度超过10000 μmol/L时产生细胞毒,在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均可增加SY5Y细胞的MTT代谢率 10μmol/L是增加细胞活性的最适浓度SY5Y细胞的MTT代谢率、细胞轴突长度胞体面积细胞计数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凋亡调控因子Bcl-2的持续高表达,抑制Caspase-3与Caspase-9的表达,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水平王文黄文婷艾厚喜等中药诱导脑成体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 13(1):26-28.
[2] 陆华宝李林安文林等.中药SSY-B2对隔海马穹窿伞切断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 9(5):286-288.
[3] 陆华宝,李林,安文林,等.中药SSY-B2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轴突再生的分子机制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 9(7):410-412.
[4] Wen Wang, Wenting Huang, Lin Li, et al. Morroniside Prevents Peroxide-induced Apoptosis by Induction of Endogenous Glutathione in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 Cell Mol Neurobiol, 2008, 28(2):293-305.
[5] 黄文婷,王文,艾厚喜,等.莫诺苷对SH-SY5Y神经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过氧化氢诱导损伤的保护.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 13(9):839-741.
[6] 艾厚喜黄文婷王文莫诺苷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损伤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 13(11):1023-1025.
通信作者:王文,博士,副研究员,E-mail: lzwwang@,Tel:010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