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萧山山地气候资源在花卉越夏生产中的应用
《萧山山地气候资源在花卉越夏生产中的应用》
项目工作报告
一、项目立题
在萧山花木生产实践中,蝴蝶兰、凤掌、一品红等类花卉,会因夏季高温强光照的影响,而导致生长不良或出现休眠现象。因此在平原地区极难培养,需进行夏季保养,移入山区或半山区。对此类花卉,我区每年均需远途输送到临安等地进行异地越夏,因此生产成本增大。
萧山地处浙东低山丘陵区北部,山地面积约259平方公里,多为低丘、陆屿,但也存在着约占山地面积15%的低山,其中雪湾大山、百药山、黄岭、船坞山、狮山、云门寺山、大岩山、青化山,山岭高程在500米以上,少数达700米。在这些高大的山体中,存在着可以安全越夏生产的小气候区。
因此,为发挖和充分利用山地小气候资源,为进一步探讨山地小气候夏季温度特征,充分利用我区夏季山地温凉湿润的小气候资源,改变目前花卉远途输送、异地越夏的现状,从而提高花卉生产的经济效益。2003年,区气象局、区农业局、萧山锦科花卉园艺场等单位协作审报了《萧山山地气候资源在花卉越夏生产中的应用》的科研课题,并申报杭州市农业丰收奖项目,经杭州市气象局批复同意,于2003年4月正式确定开展项目研究。
二、项目主要任务
1、调查研究我区南部山区夏季的主要气候特色,及与花卉越夏相适应的气候条件。
2、研究分析我区夏季可移入栽培花卉的适宜山地区域。
3、提出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花卉越夏的具体对策措施。
4、研究总结高山花卉越夏栽培的主要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5、应用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区内忌高温花卉品种在山区开展越夏栽培的生产指导。
三、项目进展
本项目自2003年5月展开,到2004年10月结束,项目技术研究与生产应用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设立固定研究场地,落实具体实施计划。2003年5-6月间,课题组经多次实地考察,及与戴村镇农办商议,选择确定云石乡狮山村作试验场地,为海拔500米,北南二面环山的山地,有溪流经过,水源涵养较好,为V字形坡谷地冷凉小气候区。场地确定后,即落实具体实施计划,2003年6月20日始,进行平整并搭建标棚,养护花卉。搭建的大棚为一塑料单棚,长16.8米,宽6.5米,高2.5米,外盖一层75%的遮阳网。参试品种有一品红、蝴蝶兰、凤梨(金宝剑)和红掌等。其中,一品红200盆,蝴蝶兰100盆、凤梨100盆和红掌45盆。同时在场地块进行气温等观测仪器安装设置,在自动观测记录的同时,指导农户蒋某进行人工每天二小时一次的定时观测记录,进行温度数据的读、记操作以及高山大棚平时的栽培管理负责。
第二阶段为山地气候考察、花卉越夏栽培的生产实施及气候适应性技术分析。在2003年7--9月间,课题组人员每隔一旬上山进行调研,了解情况并指导管理人员工作。具体分析山地与平原地区的气候差异,观测和研究气温随地势升高温度下降的一般规律、高山极端最高气温变化的范围和程度、山地气温日较差变化大小等,并按花卉生长规律,探讨凤掌、蝴蝶兰、一品红等主要花卉品种的生长机制及与高山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考察山地花卉越夏的气候适应性。
第三阶段为生产指导应用。分析评价我区山地花卉越夏的适宜区域并利用山地夏季温凉气候资源,开展萧山锦科花卉园艺场和杭州市绿茵花卉有限公司越夏花卉分批上山保养生产应用。
四、项目人员及分工
项目负责人:
项先道,萧山区气象局工程师,负责主持课题的申报、调研、结题等工作。
成 员:
沈伟东,萧山区农业局,工程师,负责指导花卉越夏栽培管理、应用推广等工作。
来志法,萧山区农业局农艺师,负责指导花卉越夏栽培管理、应用推广等工作。
邱春英,萧山区农业局,助理工程师,负责指导花卉越夏栽培管理、应用推广等工作。
谢国军,萧山区气象局,助理工程师,负责高山气候资料的观测、收集、评价和花卉气候适应性研究等工作。
姚一梅,萧山区气象局,助理工程师,负责项目资料整理、文印、及校对等工作。
郁永明,浙江省农科院副主任,花卉研究开发中心,负责花卉高山越夏栽培技术管理与实际生产应用。
陈正林,萧山锦科花卉园艺场副场长,工程师,负责花卉高山越夏栽培技术管理与实际生产应用。
沈迪青,萧山区戴村镇农办,助理工程师,负责花卉高山越夏栽培技术管理与实际生产应用。
五、项目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评价
通过两年的工作,课题组完成了大量的工作,项目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1、本课题完成了山地气候考察,认识了山区花卉越夏生产的气候优势。
我区在海拔高度500米以上山区,山地夏季较为温凉,7-9月平均气温在25.7-20.6℃之间,较平原地区同期偏低2.7-3.0℃;平均最高气温在29.3-24.2℃之间,较平原地区偏低3.2-3.5℃,极少高温天气出现;月降水量在140毫米以上,较平原地区偏多近40%,以雷阵雨天气为主;夏季光照较平原地区偏少20%以上。相对平原地区,具有日照温和、温度变化平缓和气候湿润的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