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蟾蜍心脏起搏点的观察及其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
蟾蜍心脏起搏点的观察及其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
作者:2011222702曾惜 组员:2011222709张芮 2011222681宋利婷2011222698杨袁虹
实验目的:1、学习在体蛙心心跳曲线的记录方法
2通过在心脏活动的不同时期给予刺激,观察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了解心肌兴奋性的特点。了解心肌兴奋性的特点。
图1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隙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图1中,所示第1次刺激和第2次刺激,处于蟾蜍心脏的有效不应期内,所以不会产生期前收缩;第3次刺激和第4次刺激在相对不应期内,即可引导出期前收缩,说明这时心肌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或超常期,而在期前收缩之后,出现的较长的心室舒张期,是代偿间歇。
实验结果2:
实验条件 静脉窦(次/分) 心房(次/分) 心室(次/分) 结扎前状态 36 36 36 斯氏第一结扎 34 30 27 斯氏第二结扎 32 13 5
表1 心脏各部分活动频率的观察
正常情况下,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搏动频率均为36次/min;进行斯氏第一次结扎后,静脉窦搏动频率为34次/min,心房的搏动频率为30次/min,心室的搏动频率为27次/min;进行斯氏第二次结扎后,静脉窦的搏动频率为33次/min,心房的搏动频率为13次/min;心室的搏动频率为5次/min。 说明心脏起搏点静脉窦节律性最高,产生的自动节律性一次传到心房、房室交界区、心室,因此静脉窦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起搏的正常部位,称为正常起搏点。而心脏其他部位自律性不强,仅起兴奋传导作用,称为潜在起搏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融资浮动担保中的限制性条款研究.docx
- 融资租赁与担保的比较分析.docx
- 融资租赁业务中增值税抵扣的适用问题.doc
- 融资租赁公司常见法律风险防范.doc
- 融资租赁分类及案例分析.doc
- 融资租赁合同与租赁合同的区别.doc
- 融资租赁操作流程租赁公司方向.doc
- 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具体操作流程.doc
- 融资租赁方案.doc
- 融资租赁服务农业产业链发展研究.doc
- GB/T 39560.10-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10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多环芳烃(PAHs).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10-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10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多环芳烃(PAHs).pdf
- 《GB/T 39560.10-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10部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多环芳烃(PAHs)》.pdf
- GB/T 39560.3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2部分:燃烧-离子色谱法(C-IC)筛选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氟、氯和溴.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2部分:拆解、拆分和机械制样.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3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2部分:燃烧-离子色谱法(C-IC)筛选聚合物和电子件中的氟、氯和溴.pdf
- GB/T 3956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2部分:拆解、拆分和机械制样.pdf
- 《GB/T 39560.2-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2部分:拆解、拆分和机械制样》.pdf
- 《GB/T 39560.303-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3部分:配有热裂解/热脱附的气相色谱-质谱法(Py/TD-GC-MS)筛选聚合物中的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和邻苯二甲酸酯》.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9560.303-2024电子电气产品中某些物质的测定 第3-3部分:配有热裂解/热脱附的气相色谱-质谱法(Py/TD-GC-MS)筛选聚合物中的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和邻苯二甲酸酯.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