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培训在企业快速成长中的支点
论培训在企业高速成长中的支点
——剖析C企业销售员入职培训项目的开发
摘要:任何高速的东西,都在带来效率的同时,还存在稳定和持续的问题。在高速中要保持稳定是很难的事情,要避免快而不稳和保持前行,唯有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通过“量的发展”蜕变为“质的成长”,才能在高速中不“翻车”持续成长,最终跃升为“现代企业”。本文通过剖析C企业的实际案例。从“外因”和“内因”的角度,分析高速成长企业开发培训项目的特点和难点,及如何用一点毛泽东的哲学理论解决问题;分析和总结培训在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的支点及其作用、意义和影响,实现由发展型的“必然王国”向成长型的“自由王国”飞跃。进而探索如何认识培训的重要性和取得培训成功的途径,为爆发式市场中的相关企业,提供一点参考经验。
关键词:爆发式市场、高速、发展、成长、入职培训、矛盾、实践
前言
各国经济经历过爆发式高速发展阶段。例如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韩国、台湾、香港及新加坡,人称亚洲“四小龙”。具体说,这个阶段的特征就是会突然出现某类商品的市场需求与销售大幅增加。诸如半导体收录音机、彩电、冰葙、手机、汽车、房屋等。此时,从事相关产品经营或生产的企业,就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局面,本文的内容就是以C企业为例,探讨在爆发式市场中相关企业的培训问题。
在爆发式市场中企业的风险和挑战来自内部。企业自身结构和能力不能适应高速发展,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这种企业不是少数。例如东莞XXX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从开厂到产值1.1亿人民币仅用了七个月;之后七个月又因为“发展过快而窒息”。
企业产值、销售额及人员在数量上的增加,并不等于企业一定会从“量变”到“质变”。企业从高速的发展中蜕变为成长,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因”和“外因”。没有企业天生就具备成长能力。企业的成长能力需要通过学习获得,而培训就是主要的学习方式和获得成长能力的途径。
笔者曾在C企业高速起步的六年负责人力资源和培训工作。通过分析和归纳,拟出培训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几个关键时点起到重要支点作用的示意图:
由图可见,企业由发展型企业脱变为成长型企业;并在成长中提升、在提升中持续成长、最后跃升为现代企业,在这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培训都起着“支点”作用。本文重点论述是“支点1”前后至“支点2”阶段的培训作用。
培训是有组织的学习和训练。目标准确、内容充实、效果显著的培训是成功的培训。培训能否成为支点,成功的培训非常关键。成功的培训意味着企业不仅要重视培训,对培训进行各种资源的配置和投入,更要注重培训的实效,使企业通过培训形成企业成长的核心动力和能力。
通过系统地学习培训教材《高级企业培训师》〔〕
培训取得成功的“外因”和“内因”
培训在企业中从无到有,从分散和随意到形成制度;从可有可无,到举足轻重,最终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成为重要的支点。从哲学角度看,是有其“内、外”因素的。
时至今日,C企业已经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当年那些比她“高、大”的同行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日渐消沉。所以C企业的成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从C企业的成长,来盘点一下,哪些“外因”和“内因”,能够形成企业的培训并使之取得成功。
一、两个重要的“外因”
1、客观上的“外因”。
中国建材行业在本世纪之初迅速崛起。原因是房地产经历了90年代的大起大落后,逐步向细节差异化发展,由此导致新材料,特别是环保概念的建材受到青睐,成为售房的一个新卖点。同时中国经济经过高速增长阶段,资金开始充裕,建筑成本有了增加空间,能够用得起新型建材,尤其是进口的。这导致中国建材市场在2001年开始出现“暴发”,市场需求迅速扩大,产品供不应求。
C企业于1998年成立,销售国外某品牌新型建材(水泥基防水材料、瓷砖胶等),其销售额增长情况见:2000~2007年中国建材工业与建筑业增加值〔〕
年 份 建材与建筑增加值(亿元) 增长
速率 C企业销售额(万元) 增长
速率 增长
速率差 2000年 6362 230 2001年 6955 9.32% 1300 465.22% 455.90% 2002年 7621 9.58% 2400 84.62% 75.04% 2003年 8926 17.12% 3600 50.00% 32.88% 2004年 10735 20.27% 4800 33.33% 13.07% 2005年 12409 15.59% 6400 33.33% 17.74% 2006年 14944 20.43% 8700 35.94% 15.51% (注:原表没有C企业销售额、增长速率和增长速率差资料,这部份是笔者增加的)
爆发式市场中的产品,除了在销售数量上爆发外,由于处在“人无我有”的竞争环境,因而利润丰厚。C企业不但能够保持销量以两位数字的增长,而且利润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