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库恩哲学的分析哲学维度(修订).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库恩哲学的分析哲学维度(修订)

论库恩哲学的分析哲学维度 摘要:库恩哲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与分析哲学家的论战中展示出其与分析哲学相容的一面。更多新材料的发现以及国内外学界近来的研究成果,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库恩哲学与分析哲学中逻辑经验主义和逻辑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从而揭示出库恩哲学在历史主义以外的另一维度——分析哲学维度。 关键词:库恩;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用主义。 托马斯·库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精力投入到与分析哲学家进行论战,这些分析哲学家包括了奎因、克里普克、戴维森、普特南、基切尔(Philip Kitcher)等。[1]在论战中,库恩哲学里渐渐少了“范式”的身影,似乎更多地是用“不可通约性”从语言的角度澄清着自身。这一转向被一些学者认为是“错误的转向” [2],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因为库恩悖离了其原初的立场而走向语言哲学或分析哲学。但不可否认的是,库恩在与分析哲学家的碰撞中,展现出其理论的分析哲学维度。而库恩哲学与分析哲学的渊源并不止于此。 回顾哲学史,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哲学与分析哲学共同的起源使得科学哲学与分析哲学有着共同点,即运用逻辑进行意义分析的研究路径。从逻辑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到波普尔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这一路径一以贯之。[3]在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那里,经验作为中性经验(neutral experience)也成为科学哲学的默认前提。20世纪60年代库恩哲学作为历史主义科学哲学改变了研究路径,不由规范方法论出发而从科学史实际出发,其对经验的态度也与前期科学哲学大异其趣。但库恩哲学并非横空出世,而是与分析哲学及分析哲学的实用主义化联系紧密。换言之,库恩哲学是处于美国哲学这一洪流之中的科学哲学理论。 我们可以通过库恩哲学与逻辑经验主义和逻辑实用主义的关系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这特别表现在库恩本人与逻辑经验主义者卡尔纳普、亨普尔,逻辑实用主义者奎因的交往中。具体说来,分析的是库恩与卡尔纳普、亨普尔的交往行动,及与奎因的思想渊源。 1、库恩与卡尔纳普的关系 库恩作为历史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其进入科学的路径、观点、方法都与逻辑经验主义大相径庭。因此一般来看,库恩与逻辑经验主义者的关系如水火不容。恐怕大部分学者都会认为,在“杀死”逻辑经验主义的人物名录中,如果说波普尔过于自信反而可能没有名字的话,奎因和库恩的名字是断乎少不了的。 但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哲学史研究者的兴趣,那就是库恩的成名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于1962年作为“统一科学国际百科全书”(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Unified Science”)中的一本出版。众所周知,“统一科学国际百科全书”是逻辑经验主义者所编的一套大型丛书。巧合的是,也许并非巧合的是,《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编辑有两位:纽拉特(Otto Neurath)和卡尔纳普。 之所以说并非巧合,是因为有学者认为卡尔纳普思想与库恩哲学是相容的,甚至在卡尔纳普那里已经开始谈论语言整体论、范式选择、不可通约性观念了。[4]更有戏剧性的是,匹兹堡大学公布了没有出版过的由编辑卡尔纳普写给作者库恩表示赞赏的两封信。[5]一封写于1960年4月12日,一封写于1962年4月28日。这更引起了科学哲学史研究者的兴趣。 1991年,George A.Reisch发表了“ Did Kuhn Kill Logical Empiricism?”一文[6],从新公布的信件出发开始重新审视库恩哲学与逻辑经验主义的关系,特别是与卡尔纳普思想的关系。该论文引起了一批研究者对上述关系的持续关注,陆续又有多篇论文发表,加入对这一关系的探讨中。其中有代表性的论文还有:J. Earman的“Carnap,Kuhn,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Methodology”(1993)[7];G.Axtell的“ In the Tracks of the Historicist Movement: Re-Assessing the Carnap-Kuhn Connection”(1993) [8]; Gürol Irzik 和Teo Grünberg的“Carnap and Kuhn: Arch Enemies or Close Allies?”(1995)[9];M.Friedman的“Kuhn and logical empiricism” (2003) [10]等等。 以上6位研究者较一致地认为库恩与卡尔纳普的思想虽然有明显地差异,但其中的相似性更应引起注意,特别是库恩与后期进入后实证主义的卡尔纳普的关系,用J. Earman的话来说,在哲学上是同源的(philosophically congenial)[11]。 但这一结论还不能简单地得出。2007年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