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布展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庙布展方案.doc

文 庙 布 展 方 案 明清时期,天津文庙既是天津地区学宫所在,又是祭祀孔子的专门场所,同时也是天津地区最大的,最具特色的儒学与传统文化传播载体,有着“中华双学第一庙”之称。孔子思想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干,所以,在展览展示与举办相关活动之时,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天津文庙拟举办与孔子思想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四个基本陈列: 一、《天津文庙府庙祭孔复原陈列》(在府庙一线) 二、《大哉孔子展》(在新建展室) 三、《孝德展》(在县庙崇圣祠) 四、《文明之光——天津教育展》(在县庙一线) 一、《天津文庙府庙祭孔复原陈列》 天津文庙始建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是明清两代天津地区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也是天津学宫所在。清朝雍正年间,天津由卫升州再升府,天津文庙的规格也升为府庙,在府庙的西侧修建了天津县庙,由此形成了府学、县学并列独特的建筑格局。我馆拟在天津文庙府庙一线举办《祭孔复原陈列》。 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世界文化发展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涌现出众多的儒学大家,其中对儒家学说贡献巨大的先贤和先儒历经历朝的甄选,按照固定的位次,陪祀于大成殿和东西庑之中。地方文庙中设立名宦祠和先贤祠来纪念那些勤政惠民的地方官吏和对沾溉乡里的贤达。陪祀人员根据孔子享受的祭祀规格递减。 通过天津文庙府庙的复原陈列,将传统祭孔的场景展示给世人,将两千年来中华民族以祭祀方式表达对孔子、先贤先儒、良吏和乡贤的尊崇传递给观众,发挥天津文庙应有的社会教育作用。 根据《孔子研究大全》的相关资料和我馆收藏“圣诞纪念会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出版的《大成殿祭器、乐器位置图》和民国十二年(1923年)出版的《天津祀孔文庙位次图》以及《天津府志》和《天津县志》的记载,经过考证研究制定复原陈列方案: 1.天津文庙祭祀规格为大祀。据《天津政俗沿革记》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孔庙祭祀升为大祀;《大成殿祭器、乐器位置图》中记载孔子享用的边、豆各十二个,也是大祀的标准。所以,复原陈列按照祭孔大祀场景恢复。 2.大祀中陪祀人员的祭祀规格。《大成殿祭器、乐器位置图》之刊印了孔子牌位前大祀祭器种类和数量非常明确,但其他陪祀人员的规制忽略不记。根据《孔子大全》中记载的蔚州文庙大祀祭祀图的祭器数量来确定复原陈列中其他陪祀人员的规制。 3.确定文庙从祀先贤先儒名册。根据《天津文庙位次图》记载,东西两庑供奉着156位先贤和先儒的牌位,其中最后一位先儒李塨未列入其他文庙的两庑中,而《天津文庙位次图》记载“是图现时之牌位序列并遵录内务部所印,孔子庙祭祀位次序表之原文未敢轻易一字,合并声明”。这个位次应是国家的定制,故增加李塨的牌位。《天津文庙位次图》两庑中先贤先儒的位次与其他文庙有出入,复原陈列将按《天津文庙位次图》的位次排列。 4.在崇圣祠恢复孔孟皮的牌位。《天津文庙位次图》中,孔子之兄孔孟皮在崇圣祠陪祀,据《天津县志》记载,清朝咸丰七年,清政府下诏,将孔孟皮入崇圣祠,故恢复孔孟皮的牌位。 5.天津文庙官宦祠入祀官宦的人数为25人。据《重修天津府志·天津府属祀典博议》载天津文庙名宦祠供奉二十二人。而另据《重修天津府志·名宦祠》载,供奉18人,其中在两处都有记载的15人,另各有记载的10人,共25人。在没有其他文献记载考证的情况下,天津文庙名宦祠复原陈列中,将25位名宦一一列入。 天津府庙各殿庑祭祀的祭器、乐器名称、数量说明如下: 一、大成殿 天津文庙大成殿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黄琉璃瓦歇山顶,斗拱交错,雕梁画栋,面阔七间。殿中塑孔子帝王像,其两侧为四配、十二哲坐像,并配有祭器、乐器等。 “四配”的“配”是配享的意思,即祭孔时他们列侍于孔子塑像之旁,陪同受祭。唐贞观二年(628年)复圣颜回、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宗圣曾参、北宋熙宁年间亚圣孟轲、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述圣孔伋先后入庙奉祀,形成“四配”定制。唐开元八年(720年),唐玄宗李隆基命国学祭祀孔子,以孔门“四科”中的十人为“十哲”配享从祀孔子。四科为——德行科:颜回、闵损、冉耕、冉雍;言语科:宰予、端木赐;政事科:冉求、仲由;文学科:言偃、卜商。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度宗皇帝诏令以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配祭孔子,史称“四配”。曾参被升为四配之一,于是又增补颛孙师为“十哲”。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增补南宋理学家朱熹为“十一哲”。清乾隆三年(1738年)“升有子若为十二哲,位次卜子商。移朱子(熹)次颛孙子师”(《清史稿·礼志》)。至此,配享祭祀的“十二哲”从此固定于文庙大成殿中。 在祭祀礼制上,孔子的规格最高,孔子帝王像前设牌位设一张笾豆案,陈设盛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