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绩效管理与员工主动性.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绩效管理与员工主动性

论绩效管理与员工主动性 ??? 摘要:员工工作的主动性是企业家追求的梦想,这一梦想的实现是建立在科學的績效管理之上的。本文认为,只有科学的绩效管理才能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绩效管理的基础是对人性利己性的认同,绩效考核并不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步骤。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绩效管理的八个步骤,贯穿绩效管理的两条红线和两大支撑。 ???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主动性 ??? 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管理层和企业家的追求,办法是加强绩效管理。但是很多中小企业老板只是追逐“绩效管理”这个时髦名词,却并不了解绩效管理的内涵和深意。 ??? 一、绩效管理的基石 ??? 绩效管理的基石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性是什么?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对人性的假设是“人是理性的”,而对“人是理性的”解释是“人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俗的讲就是“人是自私自利的,是利己的”。绩效管理对人性的假设可以用三句话来说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损人利己,天理不容;利人利己,感天动地”。这么说可能让一些人觉得刺耳,但直面真实的人性确是一切有效的管理活动的起点,敢于直面真实的人性是一个管理者能否卓越领导企业的基础。 ??? 那么,什么是利?什么是利己?西方经济学认为“利”是经济性的物质利益。真实的情况是,不同的人的见解和选择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好名,认为名就是利,有的人好财,财就是利,有的人好权,权就是利,有的人重情,情就是利。因此,利和人的价值观以及偏好有关,而价值观往往是可以被影响和塑造的。 ??? 我们用一个分粥的例子来说明和体会这种人性。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但粥每天都不够分。一开始,大家抓阄决定谁来分粥。结果每周下来,只有自己分粥的那一天是饱的。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一开始也能公正的分粥,但是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又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这样一来,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大家快乐而和气,日子越过越好。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和结果,显然这和人性的好坏无关。所以一个单位如果存在不好的工作习气和业绩表现,不是员工的人性有问题,一定是机制问题。 ??? 具有利己性的人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是是“标准人”。“标准人”是有好的表现还是坏的表现,取决于“机制是要他做好人,还是要他做坏人”。因此,基于对人性的假设,绩效管理在企业的目标实现中坚持的是“好报有好人”,而从不依赖于“好人有好报”;同时坚信,好的机制可以让任何人做好事,不好的机制必定逼迫好人去做坏事。 ??? 绩效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也就是顺应人性,使员工自觉工作、主动工作。无为而治就是建立了顺应人性的制度或机制,在这个机制下每个人的利益都在增长,每个人都乐于去按照这套能够实现企业目标的机制去做事。员工的表现好坏与人性无关,只与机制有关,因为人性是不变的,能改变的只有机制。 ??? 大家都知道“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抢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分析:(1)三个和尚没有水喝的原因是没有领导和组织者。领导和组织者的出现也是需要利己性的动力的。比如经济动力,当领导工资高,待遇好;比如避险动力,不当领导大家都完蛋;比如求名动力,当领导受人尊重。(2)在缺乏领导者的情况下,只有重大事情的发生才会迫使某个人出于避险动力(否则大家都会更糟)而出现,使大家默契起来,产生团队精神或心理契约。集体培训有时也能起到这个效果。但是,如果没有制度保证,再加上团队成员往往会发生变动,那么,这种团队精神是没有保证的。(3)更长远的让大家都有水喝的方式是,制定大家挑水和喝水的制度,在制度上保证大家有水喝。当然,管理企业和三个和尚的情况肯定有许多不同,但顺应人性和人心,制定“有水喝的制度”,却是相通和一致的。 ??? 二、绩效管理及其步骤 ??? 很多企业人士混淆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通常,绩效考核给人的印象是填表格、打分数、罚款和发奖金,仅仅是对员工工作成绩的评价,给予优劣的评定。但是这种评定不是绩效管理的全部,仅仅是一个环节,它本身并不能带来企业问题的解决和业绩的提升。企业问题的解决和业绩的提升需要的是全面的绩效管理。人们之所以对绩效考核过度关注,一是当前绩效考核方面的技术研究比较多,导致在媒体上的曝光率比较大,人们讨论比较多,导致经理们印象深刻。同时,人们学习绩效考核技术的时间是最多的,以为花费时间最多的一定是最重要的,其实这里存在认识的误区。二是人们都有一劳永逸的想法和倾向,想通过绩效考核本身简单地解决员工业绩表现问题。三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