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族游牧对环境保护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蒙古族游牧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论蒙古族游牧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题 目: 蒙古族游牧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班 级: 2009级旅游管理 姓 名: 杨 乐 学 号: 指导老师: 包 国 庆 2012年04月26日 蒙古族游牧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摘要:游牧文明是蒙古族悠久的游牧生产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与北方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明,是与中原农耕文明一起构成中华文明的来源之一。蒙古族游牧文明在我国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走敬畏生命,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路,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游牧 文明 环境保护 草原生态人与自然 引言:蒙古族先民们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了辉煌的草原文化。蒙古族草原文化中的自然观是一种内在的回归自然、追求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也正是在这种自然观的引导下,草原自然环境长期以来得以保持其原貌——蓝天、碧草、清水、净土。蒙古族草原文化的自然观既符合当代人热爱优美环境,渴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又对治理和保护目前日益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蒙元以前蒙古先民在萨满教的氛围中通过对“阿密”(生命)?概念的确认和“天父地母”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原始的生态环境意识。到蒙元时期,?由于蒙古帝国的建立、四季轮牧方式的采用、大汗分封制下草场制度管理体系的形成,?蒙古族的原始生态意识逐步向大生态观和生态化的实践观的方向发展演化,?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环境意识逐步成为古代蒙古人的约定俗成的知识体系和价值取向。更为重要的是自蒙元时代开始直至清代的历代蒙古族统治者,?他们在继承古代蒙古族“约孙”?(习惯法)?的基础上,?不断的对其增补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进一步的扩充,?使环境保护的措施更加具体化、习俗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例如自蒙元至清相继颁布了《阿勒坦汗法典》、《喀尔咯七旗法典》、《卫拉特法典》、《喀尔咯吉如姆》、《阿拉善蒙古律则》等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典,?基本确立了符合自己文化、习俗传统的法律体系。它使得古代蒙古族的环境保护意识更加社会化、法制化,?为古代蒙古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屏障和可靠的保障。? 整体而言,?古代蒙古族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以立法、习俗、道德、宗教等形式,?融于蒙古族的日常生产与生活之中,?事实上使这种生态环保思想意识习俗化、道德化、法制化。在宗教的作用下,?这些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变成了古代蒙古族人的自觉行动。它保障了蒙古族游牧文明的世代繁衍与传承。 1、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草原传统游牧业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和水资源的一种生产方式。草场资源和水资源是游牧文明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了丰美的水草,才能养育出肥壮的牲畜,才能保证游牧民族和游牧文明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草场资源和水资源对游牧民族来说是其生死悠关的重要的两种资源。古代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生产、生活当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发展观,即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古代蒙古族信仰萨满教,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这一宗教认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有生命,都有神灵,人们都应当顶礼膜拜。如果随意破坏,将是对神灵的不敬。萨满教的教义里面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蒙古人的意识形态中,天堂为父亲,大地为母亲,他们祭天、祭火、祭山、祭敖包。敖包山、罕山都是圣山,是禁地。祭敖包的习俗来说,蒙古族在山岗、山顶、路旁等地用石块、沙土堆成圆形的土堆,称它为“敖包”(圣地),尊为神灵居住的地方,定时祭祀,祈求保佑牧业生产,禁止任何人在它附近放牧、动土、狩猎、河里倒赃物等,可以说,这是古代蒙古族的自然保护区。就这样,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感性在融入于传统的祭祀活动之中。在蒙元时期开始传入,逐渐占统治地位的藏传佛教的教义里面,也有因果法则、慈悲为怀、严禁杀生等生态伦理观。它认为杀害动物,杀害生灵,损害植物均被视为“作孽”。正是这种宗教信仰思想,支配着蒙古人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奉行一种正确的生态伦理观,甚至连最高统治者也不例外。、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 蒙古族保护草原的习惯法由来已久。十三世纪初,蒙古帝国建立后,颁布实施了一部综合性成文法,即《成吉思汗大扎撒》,把世代沿袭的草原保护习惯法提升为国家法律。此后,各代可汗的诏令中都有保护生态方面的内容。保护的内容包括草原、牧场,水资源,野生动物,树木、森林资源等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