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备房降水施工方案
目 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条件 2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
4降水设计方案 2
4.1降水井井身结构 3
4.2降水井布置 4
4.3施工技术措施 4
4.4降水井施工 5
4.5降水井监测 6
5施工部署 6
6.1施工管理体系 6
6.2质量保证体系 6
6.3劳动力组织计划 6
6.4机械设备计划 7
6.5施工工期 7
7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7
7.1降水安全、环保措施 7
7.2土方施工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8
附:降水井井身结构图
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地矿长春地质工程勘察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有关场地平面图。
2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本场地位位于长春市北环城路以北、金钱路以西,拟建的建筑物为吉林大学校区设备用房,地下室开挖深度约7米左右,土方开挖量约5400m3。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依据本场地岩土勘察报告,本场地含水层主要埋藏在层杂土、层粉质黏土和层粗砂中,稳定水位埋深1.5米~6.5米,标高为191.3~192.48米,本工程基础埋深标高在188米左右,故需要采取降水措施。
4降水设计方案
依据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结合本工程特点,我施工单位采取深井井点降水工艺,以满足施工需求。
降水设计计算:
1、基坑等效半径:r2=A /3.14 基坑底面积为A=1000㎡
故r=17.8取20米。
2、渗透系数取值:K=0.5m/天
H=49米
3、降水影响半径:R=2S√KH=2*2.5*√0.5*49=55米。
4、总涌水量:
Q=1.366K(2H-S)S/Lg(HR/r)=606m3/天
S=7.5米-2米=5.5米。
R=55米
r=20米(概化影响半径)
L=20米(井点中心距离基坑中心的距离)
K=0.5米/天
5、单井最大出水量:q=65πdK1/3=65*3.14*0.25*0.51/3=40.49m3/天,考虑到单井效应,抽水进效的影响,单井实际出水量取23m3/天。
6、井数、井距确定:由总涌水量和单井出水量计算出井的个数及间距
N=1.1Q/q=1.1*606/23=28.9 取29口井。
根据平面布置设置井距为6~8米。
7、井深确定: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动水位应降到基坑地面以下0.5米,根据该地的地质水纹条件,考虑基坑宽度和水泵下水深度及沉淀部分的需要,井深在13米为宜,公式为:
H=h+△h+il+1=7.5+0.5+1/6*20+1=12.3米 故取13米。
4.1降水井井身结构
降水井深度:13m
降水井井径:Ф600mm
滤水管管径:Ф400mm (无砂管)
滤 料:Ф2—4 mm(细砾石)
降水井间距:6~8m
井身结构见附图一。
4.2降水井布置
降水井的布置是保证降水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次降水工程井点的布置一般间距为6~8m,基于本基坑基础标高不一,基坑内外侧补给源大小不一。因此,对于补给源较大的基坑外侧(西侧)降水井间距加密布置,降水井间距为6m,其余各侧降水井间距均为8m;降水井距基坑周边距离为0.8m(具体布置见降水井平面布置图)。
4.3施工技术措施
由于本基坑上部含水层属上层滞水含水层,地下水位较高变化较大,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管线渗漏补给,其含水介质渗透性差;因此,含水层进行降水具有一定的难度,4.4降水井施工
4.4.1工艺流程
场地平整——测量施放井点——钻机对位——成孔——下放井管——充填滤料——洗井——下放水泵——抽水。工艺流程图如下:
4.4.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成孔:采用直径(600mm反循环钻机成孔,泥浆比重〈1.05。下管前保证井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0cm,方可下放滤管。
2、井管安装:井管安放严格按现场技术交底进行,用4根竹片,10号双铁丝捆绑;管口内壁不错位,选择透水性良好的滤管安装于含水层对应部位。
3、填砾:填砾前井管必须居中,使填砾厚度均匀,滤料应从井管两侧慢慢对称填入,以防滤料中途卡塞及井管错位,填至井口1—2m米时用粘土填实。在填滤时如发生井口反砾现象,应及时停止填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4、洗井:洗井为关键性工艺,在滤料充填完之后,要立即进行洗井,洗井采用井管外注清水循环法工艺,抽、停交替,直至水清砂净为止。洗井结束前测量井深,清理井底,使井底沉淀小于0.3-0.5m。
5、下泵:下泵深度距井底1.0-2.0m左右。
6、井点保护:降水井施工完成后,降水井井管应高于自然地坪20—50cm,并加井盖予以保护,避免杂物落入井内,以免破坏。
7、观测记录:应及时、准确地记录观测井水位,以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