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生态美学
试论生态美学 作者:曾繁仁????文章来源:文艺研究????点击数: 143????更新时间:2008-4-8????
从目前看,关于生态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生态美学仅研究人与自然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生态平衡的审美状态。我个人的意见更倾向于广义的生态美学,但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的研究放到基础的位置。因为,所谓生态美学首先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许多基本原理都是由此产生并生发开来。但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上升到哲学层面,具有了普遍性,也就必然扩大到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由此可见,生态美学的对象首先是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这是基础性的,然后才涉及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 生态美学如何界定呢?生态美学的研究与发展不仅对生态科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会极大地影响乃至改造当下的美学学科。简单地将生态美学看作生态学与美学的交叉,以美学的视角审视生态学,或是以生态学的视角审视美学,恐怕都不全面。我认为,对于生态美学的界定应该提到存在观的高度。生态美学实际上是一种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有关人类的崭新的存在观,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新时代的理想的审美的人生,一种绿色的人生。而其深刻内涵却是包含着新的时代内容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类当下非美的生存状态的一种改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更是对人类永久发展、世代美好生存的深切关怀,也是对人类得以美好生存的自然家园与精神家园的一种重建。这种新时代人文精神的发扬在当前世界范围内霸权主义、市场本位、科技拜物教盛行的形势下显得越发重要。 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对生态美学的内涵及其意义加以进一步的阐释。 第一,生态美学是20世纪后半期哲学领域进一步由机械论向存在论演进发展的表现。美国环境哲学家科利考特指出:我们生活在西方世界观千年的转变时期--一个革命性的时代,从知识角度来看,不同于柏拉图时期和笛卡尔时期。一种世界观,现代机械论世界观,正逐渐让位于另一种世界观。谁知道未来的史学家们会如何称呼它--有机世界观、生态世界观、系统世界观……?(注:科利考特:《罗尔斯顿内在价值:一种解构》,载《哲学译丛》1999年第2期。)这里科利考特所说的有机世界观、生态世界观、系统世界观等等,实际上是存在论哲学观在新时代的丰富,包含了生态哲学的内容。应该说,在西方哲学中,由机械论向存在论的转向在18世纪下半叶的康德与席勒的美学思想中即已开始。20世纪初期,尼采的生命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更深入地涉及到存在论哲学。直到二战前后,萨特正式提出存在主义哲学,进一步将人的存在提到本体的高度。此后众多哲学家又都沿着这样的理论路径进一步深入探讨。而马克思独辟蹊径,早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实践论哲学,借以取代机械唯物论。而实践论就是一种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唯物主义存在论,以社会实践作为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应该说,实践论已经从理论上克服了机械论的弊端,为存在论哲学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但理论总是相对苍白的,而实践之树常青。理论的生命在于不断吸取时代营养,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不仅应该吸取西方当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合理因素,而且应该吸取当前产生的生态哲学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美学的合理因素。而生态哲学与生态美学的合理因素就是人与自然、社会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这种动态平衡就是生态哲学与生态美学最基本的理论。具体地说可包含无污染原则与资源再生原则。所谓无污染原则就是在人与自然、社会的动态关系中不留下物质的和精神的遗患。而所谓资源再生原则就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的动态关系应有如大自然界的生物链,不仅消耗资源,而且能够再生长资源,而这种消耗与再生长均处于平衡状态。这样的原则就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理论。很显然,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不仅是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之上,而且也是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是两者的统一。同时,在这两者的统一之中,也应包含生态美学的平衡原则及与此相关的无污染原则与资源再生原则。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态美学哲学内涵的重要方面。 第二,生态哲学及与其相关的生态美学的出现,标志着20世纪后半期人类对世界的总体认识由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向人类与自然构成系统统一的生命体系这样一种崭新观点的转变。长期以来,我们在宇宙观上总是抱着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著名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尽管这一观点在当时实际上是一种感觉主义真理观,但后来许多人却将其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准则。欧洲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针对中世纪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二单元 项目1 《 获取长城研学路线-互联网信息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安徽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VIP
- 江苏省2024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真题卷 .pdf
- 第二单元+项目1+《+获取长城研学路线-互联网信息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课件+2024—2025学年安徽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浙江交投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部分中层管理岗位公开竞聘【综合基础知识500题】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docx
- 天然气对井内压力的影响(五)课件.pptx VIP
- 妇产科医疗质控总结.pptx VIP
- 企业内部控制指引.doc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诊断证明.docx VIP
- 心胸外科出科.pptx VIP
- 2024贵州遵义市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专项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6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