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儒家人学生态伦理思想.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谈儒家人学生态伦理思想

试谈儒家人学生态伦理思想 摘要: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统一、互为依存的生态环境哲学理念,提出“人者,天地之心” ,既强调人与自然不可分割又突显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突显儒家爱有差等、以人为贵的生态伦理观。儒家的生态伦理哲学可突破并超越西方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不同认识,为解决现代社会生态危机,促进环境保护、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贵的传统思想资源。 关键词: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仁民爱物; 爱有差等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2 中国儒家思想中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与哲学思想体系,它可涵盖并超越当代西方所谓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念,而实现这二者的契合。儒家“天人合一、爱有差等”的仁学生态伦理哲学思想中蕴含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资源,经剔除糟粕,弘扬精华,对我们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对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积极现代意义。 一、“天人合一、万物一体”,人类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和谐共存 如何认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是生态环境哲学、生态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中国长期处于农耕社会,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的普遍联系有种天然的信赖。我们的先人在构建哲学体系、描述世界时,与古代西方哲学思维不同,自然采取天人合一的整体统一的观念。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其天人合一思想源头可追溯到六千年前的伏羲氏,他通过对天地万物的俯仰观察,取法自然而作八卦,每卦由代表天、地、人的三画组成,体现了原始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后经周文王、孔子等先贤演绎的作为儒学首经的《周易》以64卦、384爻构建起包罗天地人、宇宙万物相互联结的整体统一的系统结构,以阴阳、四时、五行等哲学范畴描述宇宙图景,以体悟把握自然与人类社会的规律,最明显完整反映了儒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安土敦乎仁,故能爱。”[1]11—12易经的道理是以天地大自然的道理为准则,可将天地间一切道理圆满通贯包容,人当体悟而不违天地自然之道,人应效法天的敦厚仁爱,施于宇宙万物。 “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是儒家生态伦理学的哲学基础。儒家之天有多重含义,有作为与人相对的作为人的认识对象具客观必然性的自然之天,有包括人格化至上神的主宰之天及作为人与自然之本原的本体之天、义理之天。儒家的天的概念在不同儒学思想家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运用,天与人的关系有分有合,但其根本精神在合,天地人、自然万物浑然一体是其基本观念。 西汉大儒董仲舒为独尊儒学,以其天人感应“人副天数”的神学色彩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2]33的思想观念。北宋张载以其“气本论”为基石第一个明确提出的具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天人合一”[3]164的命题,他的“乾坤父母、民胞物与”之说更形象地喻示天地自然乃人之本源,冯友兰先生说,他的“乾称父,坤称母”就是“万物一源的形象的说法[3]161 。他说,充塞于天地自然之气构成人与万物的形体,统率气之变化万端的天地之性造就人与万物之性,故张载得出结论,人不管地位身份有何不同都是同胞,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北宋理学家程颢以其“理本论”的宇宙观,继承并发挥前期儒家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3]126的命题,他把天地万物都看成是具仁的道德属性,人类万物都在“仁理”上统一起来,其天人合一思想具客观唯心主义的色彩。以南宋陆九渊、明代王阳明为代表的“心本论”道学家则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4]270、“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5]418的观念,强调只要发挥人心的能动性则可达天地自然万物与人心合一,通过人“致良知”即可把人与宇宙万物统一起来,其天人合一思想则具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儒家各派从自然物质、主观唯心、客观精神不同体系、角度论述天人关系但共同表达了人与自然同源同本“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观点,论证了人类与自然万物起源与本质、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表达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生态环境哲学理念,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而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的产生其生存发展必须以自然万物的存在为前提与根据。儒家认为,在天地万物间最为珍贵的人须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才能生生不息。孔子孙子思发展孔子“中庸”思想,提出“中和”观,认为天地人、自然万物在宇宙中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儒家的“中”即是恰当、适宜,“和而不同”[6]146,中和是各种要素的恰当的多样统一,人类与自然万物在宇宙之整体中都有自身存在的必然性价值,“过犹不及”[6]116,人与某一物的生存状态不“中”(不恰当),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