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 * * * * * * * *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之一) 课 题:诗歌鉴赏之形象(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本知识点的要求; 2、熟悉这一知识点考题的命题形式; 3、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鉴赏形象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人物形象鉴赏的答题要领和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以练习巩固基础,提高能力。 一、《考纲》解读与命题探讨 1、《考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D级。 2、命题探究: ⑴考情回顾 年份 选材 考查内容 赋分 2005 宋诗·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意境,思想感情 8分 2006 清·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意象;炼字 6分 2007 宋诗·林景熙《溪亭》 意象;炼字 6分 2008 宋诗·吕本中《春日登楼怀归》范成大《窗前木芙蓉》 ? 表达技巧;形象 7分 2009 唐诗·杜甫《月》 思想感情;炼字 7分 2010 宋词·黄庭坚《望江东》 炼字;表达技巧 7分 2011 宋词·苏轼《减字木兰花》 意象意境;思想感情 7分 2012 [元]白珽 《余杭四月》 表达技巧;意境 7分 (2)命题探究: 考查点主要涉及意象意境、思想感情、语言(诗眼、炼字、一般字词的理解等)、表达技巧(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等等。 ① 从选材看,2005年至2009年和2012年选择的都是诗,2010-2011年选了词,曲还没有选;6年选了唐宋诗人作品,两年选的是清代和元代作品;所选诗大多数是律诗,如果是绝句则是两首,词的长度也基本上与律诗长度相近。选两首诗则势必涉及比较鉴赏。2008年开始所选诗词逐渐向名家回归,但为了选材的公平性,也选非名家的名篇。 ②从考查内容看:能严格遵循和落实《考试说明》的要求,“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成为必考内容,而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则选择一个或两个小点作为考查点,语言尤其注重对炼字的考查。 ③从分值看:趋于稳定,7分。 ⑶、2013年诗歌鉴赏题预测。 ①考纲要点体现明确,试题形式多样,开放性增强。 诗词赏析题将凸显开放性,形式多样。将诗歌命题和古人的评论(包括诗论、词论)结合,或比较异同,或请考生评价古人的评论是否有道理,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依然是一个重要考查点。 ②命题中体现人文关怀,倾向于对诗词曲的基本常识的考查。 将诗词曲的基本常识考查纳入到诗歌鉴赏中的做法有可能增多,诗歌鉴赏中涉及的常识还包括常见典故知识(以课本中出现的为主流)。 二、考点精讲 诗歌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1、人物形象类型: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试一试:你能用习惯用语列举一些你所知道的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吗? 【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举隅】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 《教辅资料》P120 2、人物形象塑造方法 (1)烘托渲染法。(环境) (2)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刻画法。 (3)对比衬托法。 (如《赤壁怀古》苏轼与周瑜。)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题例1】: (2010·福建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3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③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 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③酒熟:酒酿制结束。 结合全诗,赏析“隐者”的形象。(3分) [自主尝试]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导] 本诗以写景为主,前两句是写其居住的自然环境,“隐者”住在一个山坳中,通向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