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西部大开发.doc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西部大开发.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西部大开发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与西部大开发 朱 文 摘要: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一思想的实质是通过非均衡战略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西部大开发是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伟大实践。 关键词: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开发 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目前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极大地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和经济未来发展的道路。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是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加快开发和建设中西部地区步伐的今天,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的区域经济思想,对于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是生产地域分工过程形成的以城市为中心,农村为腹地,具有地方特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区域的人口、技术和资金,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社会主义国家,各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极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正如世界银行在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进行考察后所指出的:“经济发展的布局问题,对中国如何有效率地和公平受益地从低收入国家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将起关键作用。”[1](P97)所以,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历来是我国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建国以后,在生产力布局问题上,我国政府曾经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在充分听取各部委汇报的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对我国经济、政治生活中的十大问题进行了论述,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然而,这些正确思想没有贯彻始终。进入60年代,由于急于求成,对经济发展的规律还缺乏全面的认识,加之国防安全等政治因素,我们长期强调东西部地区的平衡发展,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分配上,重内地,轻沿海,人为地推动生产力布局大规模地西移。50~70年代末,总体上实行的就是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将生产力布局和投资的重点置于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地区。1953~1980年,国家对内地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近60%,其中“三五”时期达到66.8%,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二倍多。经过近30年的建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内地经济的成长,建立起一批初具规模和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基地,基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生产力偏集一隅的畸形格局。但由于忽视沿海地区的发展,没有很好地发挥基础好、效益较高的老基地的作用,不仅没有达到使内地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地区平衡的目的,而且影响了建设资金的积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使我国与世界经济技术水平差距拉大,影响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重新审视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新国际形势,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即充分利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势头,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同时推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使各区域都在增长的基础上彼此协调发展,建立以发展为目标和前提,以“协调”发展代替“平衡”和“倾斜”发展的新型区域关系。 二、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核心   邓小平说过,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反映了邓小平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巨大的拨乱反正的勇气。[3]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存在着“左”的思想,存在平均主义、同步富裕的思想。所谓同步富裕,实质上是同等贫穷,是农业社会意识,它阻碍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针对这些情况邓小平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自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共同富裕到1992年南巡讲话的13年间,邓小平不仅对实现这一构想的方针政策、时序步骤,作了一系列论述,而且在区域经济协调上作了详尽阐述,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布局原则和政策指导思想。其协调发展理论的核心,就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条件,东部地区先加快发展,然后带动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地区共同繁荣和共同富裕。即以先富地区为核心,以后富地区为外围,通过核心区先建设发展、向外围扩大拓展,外围地区发展向核心区融合,形成核心带动外围、核心外围共同发展的格局。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时说到,我们的空间战略,第一步是沿海地区发展,第二步是沿海帮助内地发展,直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如此概括,主要是出于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和他设计的区域空间布局构想特征考虑的。从全球经济格局来说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