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文学与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语文学与思想.ppt

華 語 文 學 與 思 想 組 員 介 紹 及 分 工 接待主持人 曾仁蔚 PPT製作、統整 鄭智仁 PPT控制 邱于誠 作者題解 陳起揚 課文講解及翻譯第一部份 李俊憲 課文講解及翻譯第二部份 賴 偉 課文講解及翻譯第三部份 曾議霆 課文講解及翻譯第四部份 林建文 組 員 介 紹 及 分 工 課文講解及翻譯第五部份 高瑋駿 課文講解及翻譯第六部份 陳柄任 課文講解及翻譯第七部份 劉柏宏 課文講解及翻譯第八部份 蘇致杰 參 考 資 料 廖吉郎《荀子》 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 民國19年7月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民國55年9月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股 民國64年9月 李滌生《荀子集釋》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國68年2月 龍宇純《荀子論集》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民國76年4月 顧俊《荀子簡譯》 台北:木鐸出版社 民國77年9月 七.蔡錦昌《荀子思想之本色》 台北:唐山出版社 民國78年3月 王忠林《荀子讀本》 台北:三民書局 民國78年6月 吳茹寒《荀子學說淺論 》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78年12月 姜尚賢《荀子思想體系》 高雄:復文出版社 民國79年10月 譚宇權《荀子學說評論》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83年1月 吳文璋《荀子的音樂哲學》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83年5月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 台北:文史出版社哲 民國87年9月 趙士林《荀子》 台北:東大圖書 民國88年6月 李哲賢《荀子之名學析論》 台北:文津出版社 民國94年10月 作者 荀子(約西元前三一零-二三零年),中國大學者,儒家的大師。姓荀名況,人稱荀卿,亦稱孫卿,戰國時代趙人,其生卒年不詳,大約後於孟子六十年。 荀子之學說本於周公、孔子之教。他並通五經,孔子書之傳於漢以後者,多出於他。他的學問,蓋出源於子夏、仲弓,他雖亦屬於儒家 ,但與孟子的主張,常有所出入。他主張「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他以為人生必有恃於物質上的供養,此為生之本然。 荀子年五十歲遊學於齊,襄王時,他受尊於老師,三次為祭酒(註:古時候飲食祭祀時,推席中年長位尊者一人為「祭酒」後來成為官號〉。此外,荀子一生還先後到過秦、楚、趙等國。在秦國他雖未被任用,卻曾得到秦昭王的稱讚;在趙國,他被奉為上客,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前;在楚國,他先後兩 次為蘭陵令、春申君的死而被免官,最後廢居於蘭陵,專心著書立說,培養門徒,一直到去世為止。荀子的賦在中國文學史上很有地位。因為在賦的發展上,他的賦是最早的幾篇傑作。 《韓非子?顯學篇》說:孔子之後「儒分為八」,而八儒中的孫氏之儒指的就是荀子。作為戰國末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荀子尊崇孔子和子弓,以儒家的《禮》、《樂》、《詩》、《書》、《春秋》來教育學生。荀子反對子思和孟軻,將他們視為儒家的罪人,在思想上常常處於與之對立的地位。 談到荀子的人性論,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他的著名的性惡說。荀子主性惡與孟子主性善適成鮮明對照,是為儒學史上的最大一樁公案,亦為荀子屢遭後儒特別是宋明儒詬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考察荀子的性惡說,對於釐定荀子在儒學史上的地位、作用、影響,至關重要。荀子之前,人性問題早已是一個引起熱 烈討論的題目,如《孟子?告子上》幾乎全篇討論人性問題,孟子與告子就此展開的著名辯論,至今仍不失理論意義。考察他們辯論,對於理解荀子性惡說的現實品格將不無裨益。 據《孟子?告子上》載,告子論性,持如下幾種看法: ㄧ、「生之謂性。」 二、「食色,性也。」 三、「性無善無不善也。」 此外還流傳著兩種看法: 四、「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 五、「有性善,有性不善。」 ㄧ、二這兩種看法並未涉及到人性善惡的道德判斷,因此孟子對它們未置可否,認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不過由於突出人的道德天性的需要。對三、四、五這三種看法,孟子則給予否定,而力主「性善」說。孟子強調人具有先驗的善良的道德根性,目的端在高揚主體性的道德本體,為道德踐屢樹立一 個尊嚴偉大的主體依據。 在孟子看來,如果否定這個道德根性的存在,否定性善說,人的道德行為便失去了其可行性的根本依據,這無異於否定了道德行為之於人生的必然性,如果道德行為不是出自人的本性,相反還要違背人的本性,那麼它對於人生豈不僅僅具有戕害性的負面價值!這當然是一種危險的結論、認識,因此又有下面的辯 論:告子曰:「性猶杞也,義猶杞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