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沙理工大学波浪与防波堤实验指导书(本部)
波浪与防波堤相互作用实验
一、实验目的
防波堤是港口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防御波浪的港区的侵袭,在港工建筑物逐步进入深水区域时,传统意义上的防波堤因其造价较高、技术复杂、施工困难等已不能适应深水港发展的要求,且传统意义上的防波堤在水体交换、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所欠缺,港口工程结构型式正逐步向透空式结构、消能式结构及多功能型结构方向发展。但是现有的透空式防波堤结构相对复杂,造价较高,且消浪效果不佳。而且外海施工条件恶劣,迫切需要一种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安装、拆卸方便,且消浪效果好的新型防波堤结构。
图1 新型透空式双层板型防波堤
支撑桩,2-下横梁,3-预制板,4-上横梁)
本实验针对一种新型透空式双层板型防波堤(见图1)的消波性能进行研究。该防波堤施工成本低廉,利用预制的小型钢筋混凝土构件,在海上现场装配成相互锁扣的框架,因而施工方便、安全,海上施工工期缩短,适用于软土地基,并且能实现内港与外港之间海水的循环。本实验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波浪参数,得出防波堤的相对波高、相对水深及相对预制板间隙与透射系数的关系,验证此种型式的防波堤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主要是对防波堤的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进行分析。
透射系数是指透射波与入射波的波高比值:
式中:Hi为堤前入射波高,Ht为堤后透射波高。
反射系数是值反射波与入射波的波高比值:
式中:Hi为堤前入射波高,Hr为反射波高。
三、实验装置及仪器设备
(1)造波系统及水槽(金盆岭校区港航中心港工厅)
波浪水槽长×宽×高=45m×0.5m×0.8m,最低工作水深0.2m,最高工作水深0.6m,模型布置在水槽中心位置。造波机后侧设有直立式消能网,水槽的另一端设有消能坡,以消除波浪反射影响。
(2)防波堤模型
根据《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J234-2001,依重力相似准则设计正态模型,根据试验室内波浪槽尺度及防波堤尺寸、水深、波浪要素和试验仪器测量精度,本模型采用几何比尺为1:10。模型高度0.4m,顺水流方向长度B=1m,宽与水槽宽度相同为0.5m,模型上下板间距S=0.1m,单个预制板:长×宽×厚=0.5×0.05×0.01m,预制板之间的间隙可调,调动范围为0.01~0.03m,由上下板及前后板组成的消浪室,其上下位置可变动。
(3)浪高仪布置
为避免模型处受到造波机二次反射波浪影响,模型放置在距离造波板处,模型顺水流方向的宽度B为1m,板间距S可调。共布置1#-5#共5个浪高仪,浪高仪布置如图2所示。1#、2#和3#浪高仪布置在模型迎浪侧,其中3#浪高仪位于模型前处,1#和2#浪高仪的间距为,2#和3#浪高仪的间距为;4#和5#浪高仪布置在模型的后面,其中4#浪高仪位于模型后处,4#和5#浪高仪的间距为。
图2 实验布置图
四、实验方案
4.1 试验波浪参数
实验采用规则波进行,首先调节好防波堤上下板间距,往水槽放水,测出预制板间隙、模型入水深度,模型水面以上高度,以保证模型顶面极少产生越浪。模型安装完毕后,使用造波机造波,记录好试验波浪参数,选取新的造波参数(波高H、波周期T),重新开始实验,至少进行5组试验,见表1。
表1 试验参数
试验组次 水深
d(m) 波高
H(m) 波周期
T(s) 预制板间隙j(m) 上下板间距
S(m) 模型入水深度
q(m) 1 2 3 4 5 如果时间允许,可改变水深或上下板间距进一步开展实验。实验完毕后,对模型参数及试验波况参数根据比尺关系进行换算,将其换算为原型参数,见表2。
表2 原型与模型对照表
参数 模型 原型 宽度(m) 高度(m) 预制板间隙(m) 上下板间距(m) 防波堤入水深度(m) 防波堤水面以上高度(m) 波高(m) 波周期(s) 波长(m) 4.2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试验中通过5个浪高仪分别同步记录了堤前及堤后的波面过程数据。对模型前的1#、2#和3#测点的波面数据,选取其中不同的两点,应用Goda的两点法(见附录),分离出模型前的入射波高和反射波高,然后平均求得最后的入射波高和反射波高,并计算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对模型后的3#与4#测点的波面数据,同样应用两点法,分离出模型后的透射波高,以消除水槽尾端消能网的反射影响,从而可更为准确地确定模型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要求同学们根据附件(Goda两点法计算波浪反射系数)的原理,计算出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根据波浪参数,分析透射系数、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