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目标]
1、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丰富语言积累。
2、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人在与自然相处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揣摩语句,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过程]
师:一堂好课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准备和学生的积极配合,这节课,我希望你我携手,共创精彩,好吗?上课!(课件)
引言激趣,导入新课:
师:有人说,大自然是一本耐读的书,它有着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古今中外,许多伟人都具有探险精神:李时珍走遍名山大川,尝遍百草,写出《本草纲目》,徐霞客游遍大江南北,考察河流山川,写出了《徐霞客游记》,郑和七下西洋,为中外经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探险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危险,下面,请大家看几个探险故事。(课件2张)
生:读大屏幕上的内容。(三人分别读一个故事)
师:这三个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呢?都发生在哪儿?罗布泊。这三个故事让你对罗布泊有了怎样的印象?
生:齐答。
师:七嘴八舌,老师听不清。请一位同学说。
生:都死在罗布泊。
师: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罗布泊,现在是一片荒漠戈壁,被人们喻为生命禁区,请大家看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件)仙湖,你觉得什么样的湖能称之为仙湖呢?
生:景色优美。有山有水。
师:生命中不是所有的变化都带来精彩,有些变化会让人很心痛。从仙湖到生命禁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让人痛心的变化呢?今天,我们要来走进罗布泊,去探寻那消逝的仙湖。
二、检查预习情况:
师:(课件)出示生字词,抽生读后齐读两遍帮助记忆。
生:读字词。
师: 好!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而且正确率百分百,真棒!但是光读准字音还不行,还得记住字形,没有掌握好的同学课后再加把劲儿!
整体感知课文?? ?
师:如此美丽的罗布泊什么时候消失的?为什么会消失?罗布泊的消失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品味语言,精读赏析:
1、悦其美:昔日罗布泊
师:你们可曾想过罗布泊昔日的风光,今天我们一起去寻找昔日仙湖的踪迹,哪些情境令你向往?
生:第8段“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师: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心情怎样?欢快,愉悦。谁能用欢快、愉悦的情绪来读?
生:试读这一段。
师:指导学生带着微笑读出其中的情感。
师:还有些句子可以用这种情绪来读?
生:第11段“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生:第4段“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师小结:你们的朗读好像给我们的思维插上了一双翅膀,把我们带到了从前美丽的罗布泊,(板书:悦其美)给大家欣赏几组从前罗布泊的图片(课件)。
师小结:昔日的罗布泊,一个仙湖、一片绿洲,那现在的罗布泊呢?
2、伤其逝:今日罗布泊
师:请同学们走进课本,自读前三段,哪些情境令你震撼。
出示今日罗布泊图片,
生:第3段“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穿越。”(课件)
师:从这一段读出了怎样的情绪?伤感,作者为罗布泊成为荒漠而伤感。
你能找出句中表现罗布泊荒凉恐怖的词语吗?能读出它的荒凉恐怖吗?
生:两个“没有”、三个“一”和准确的“70℃”
师:两个“没有”、三个“一”和准确的“70℃”描述了罗布泊的荒凉恐怖,所以读的时候要重读!抽生读。
生:读这句话。
师小结:从仙境到荒漠,如此巨大的反差没有人能不感伤!还有那些句子这种感伤更强烈?
生:第20段“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树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师:(出示胡杨干枯的图片)大家看,那扭曲的树干,那似手的枯枝,仿佛就是一个人,在挣扎,在求救。大家再试读一遍,要读出那种挣扎与痛苦。
读得真好,我能感受到同学们深入内心的惋惜和沉痛。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胡杨的无助?(拟人)对的,就是因为作者把胡杨当成人了,大家才有如此强烈的共鸣。像这种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句子还有吗?
生:还有22段“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