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节约用水措施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节约用水措施方案

建设项目节约用水措施方案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单位项目建设单位项目法人代表项目性质项目建设范围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项目投资规模 按投资构成:建安工程59111.88万元,占总投资的82.15%;设备购置1500万元,占总投资的2.08%;其他费用6595.96万元,占总投资的8.36%。 项目资金来源项目效益“生态经济一体化”的示范意义。 在社会效益方面,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低门槛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原有的种植业从业人员,其中直接就业岗位200个,间接就业岗位600个;提供市民一个公共的可接触自然、接触滇池水面的大面积湿地和绿地;提供市民一个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及作用。 同时,湿地环境建设也将成为大渔片区旅游休闲度假环境的重要组成。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254810平米 总建筑面积 9750平米 规划容积率 0.007 规划水面面积379850平米 规划道路广场面积86400平米 规划建筑占地面积 6800平米 规划绿地率(含水面)92.6% 规划车位数 170个 规划经济技术指标 全区规划指标统计 总体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1254810 平米 1882.8亩 其中 规划绿地面积 水面 379850 平米   绿地 782104 平米   小计 1161954 平米 1743亩 规划建筑用地面积   6800 平米 10.2亩 规划道路广场面积   86400 平米 129.6亩 规划绿地率(含水面)   92.60%     规划建筑用地比例   0.54%     道路广场占地比例   6.89%     总建筑面积   9750 平米   各分区面积 湖滨浅滩湿地区 341901 自然表面流湿地互动教育示范区 86574 景观水面/植物氧化塘 107090 自然表面流湿地 158705 中草药陆生花卉带 126934 陆生灌乔木渗滤带 251513 沉淀塘 29432 环湖东路隔离林带及生态回水渠 152661 建设项目节约用水措施方案审查编制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试行本)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399-2006)云南省《陆生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云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 《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LY/T5126-04)《昆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塘—床—表组合式人工湿地”的工艺流程进行设计由于整个片区面积较大,因而水系统规划采用多级控制的方式,对各个湿地功能区的污染负荷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人工湿地处理最佳化的目标。根据选择的湿地类型及基本流程,结合本基地地形呈南北向条形布置的格局,将全区及邻近的水域划分为湖滨浅滩湿地及生态浮岛预处理区、植物氧化塘、表面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景观塘及配水渠等功能区。 水面面积: 总水面面积约为40万平米 水深: 各类型的湿地,为了满足厌氧好氧环境的需求,及水生植物生长的环境,对水位进行了不同的设计考虑。从0.3米到2米不等,平均水深为0.65米。 配水渠:1.0米,以较深的水深提供厌氧环境。 表面流湿地:0.3-0.5米,以较浅的水深提供好氧环境,并满足水生植物生长的需求。 水平潜流湿地:1.0-1.2米,结合卵石等基质,提供一个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厌氧环境。 景观塘(植物氧化塘):0.5-3米,满足一定的蓄水能力和水面活动的要求。 滇池湖滨浅滩湿地的季节性水陆交替带:0-0.5米,形成一个季节性的潮间带,提供潮间带特殊生物的生长环境。 滇池湖滨浅滩湿地的季节性沟塘:0.5-2.5米,在滇池湖滨浅滩湿地内侧,进行适当改造,形成一条较深的沟塘,使得在滇池低水位时期仍能保持湖滨浅滩湿地一定的水面,确保湿地生物的水生或滨水生活环境。 总水体容量:26万方。 湿地水流负荷: 循环周期设为10d,以下游湿地水生植物种植区和回流生态沟作为目标水体,湿地总面积(水生植物种植试验区)为14.05ha,则湿地的总表面负荷为0.19m/d。 循环的水系统: 污水直接渗透进入外围的湖滨浅滩湿地,通过浮岛植物及浮岛间的浮游植物形成植物氧化塘,并利用浮水植物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进行沉淀。在基地最北端,有植物沉淀池与湖滨浅滩湿地联系,滇池水可经过蜿蜒的沉淀池,经过进一步的沉淀过滤,由控制闸口控制,通过提升泵分配进入由水生植物种植田所构成的前端表面流湿地。 表面流湿地东西两侧,分别设置配水渠,配水渠与水生植物种植田构成S型迂回的循环系统,增强水流与植物的接触面和停留时间,增强净水能力。 经过表面流湿地过滤的水,通过减小了大颗粒污染物之后流入水平潜流湿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839479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