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一本书有多少种可能性.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本书有多少种可能性

一本书有多少种可能性?以前还真没想到过这样的问题。于是深入发掘,才发现原来身边已经有许多趣味盎然的书。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果然是“身边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组图1 玩味悦读之趣 “不同类别的书,出版者会根据不同的阅读人群作预测,做出符合这个人群心理特点、经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设计。”广州美术学院李喻军教授告诉记者,“所以我们会发现,艺术设计类和儿童类书籍是最重视形式趣味的,一些流行小说也做得满有意思。” 图2 儿童类书籍,则往往在形式上带来互动的新意。一页页高低形状各异的硬纸板组合,打开,是一页页关于一个城堡的童话故事,关起来就是一座立体的城堡(如图2);小兔子背着书包,里头是一页页熟悉的日常用品;打开《欢乐农场》,各种动物会从平面的书中“跳”出来,告诉你它的生活习性;甚至还有会发出声响的小熊书、电话书。这些设计不仅仅用好玩来吸引小朋友学习,而且让他们从小就对书籍有亲近之感。 艺术设计类书籍理所当然走在最前面,无论是现代艺术,还是民间传统文艺。银白金属外壳的书,里面是活页装的卡片,被分割开上下两部分。“上装”“下装”的不同组合,会使图案发生的某种奇妙变化(如组图3);还有书“左右开弓”,中间用一根草绳串起,两边都可以翻阅,适合左右手同时“运动”。内容是2000年世纪之交时,作者让世界各地的朋友将对世纪交替的想法画出来,用上个世纪的通讯方式———传真过来,汇编成书;吕敬人设计的《梅兰芳全传》,巧妙设计的“切口”(翻阅书籍的外端),浓缩了京剧大师的一生:把书捧在手中,往下轻轻一捻,是梅兰芳的生活照,反方向一捻,是梅兰芳的剧照。 “很简单,一行斜排的字,就能让你把头扭过来,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与书的互动中来。”李喻军向记者展示各种他在市面上收集而来的“好玩”的书,从书籍的形态、材质、版式,都可以有想象力的发挥空间。发掘自己想象力的极限是件有趣的事,享受别人想象力的成果,其实也是一种乐趣。 组图3 2.方向 悦读的私人化趣味 “我想以后阅读会是一件更加私人化的事情。”李喻军说。 互联网的盛行,对书籍是一种冲击。如果只是汲取信息,网络是很方便而且廉价,但说到享受阅读,书籍有“视觉”、“触觉”、“听觉”、“嗅觉”,所以,书籍不会因此而消亡。即便电脑书能模仿翻书的动作、声音,能够在边上写标签备注,毕竟都是虚拟的,隔着一块冷冰冰的屏幕。 但是,阅读可以有另一条出路。现在网络付费看书已经成为现实。今后可以发展成“网络造书”。比如请设计师为某本书涉及若干个封面,每个人选择自己喜欢的封面打印、装订,甚至可以在电脑上自己加入个性化修改,一本很个性化的书就这样DIY完成了。“当然,这对个人的打印、装订设备有了一定要求,是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事情了。”这是李喻军的预测。他在广州美院书籍装帧艺术设计课程的导师,他的学生们其实有很多设计都是这样做出来的。 图:广州美院的李喻军教授收集了许多独特趣味的书。 3.延展 书也可以大玩概念 就像各种趣致怪异的概念车一样,原来也有“概念书”!而且概念化得千奇百怪,以各种你没有想到的形式、状态出现。“为什么书一定要四四方方白纸黑字?”李喻军教授说,“书可以是玩具,可以是雕塑,可以是影像,也可以是装置。” 于是有了这些“实验品”。 这些概念书,最终只是停留在艺术家们的想象里吗?李喻军教授说:“十年前我们开始研究书的各种可能性,做出了一些概念书,当时人们非常不理解,‘书怎么可能是这样子的呢?’现在你看看,已经有很多元素,被运用到现实的出版里了。比如线装书概念、木刻、文字斜排、皮革金属材质的运用等等。” 概念书 讲述行走内容的书和讲述古钱币的书 金字塔,其实是折起来的书(李喻军学生提供) 像古老的图书馆一样,用卷轴阅览机看的书(李喻军学生提供) 如花苞一样盛开的书(李喻军学生提供) ■专家讲台 谁和谁的趣味互博? 这样一场想象力的游戏,是不是真能被接受? 首先是业界专家与平民百姓的趣味互博。广东省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曹磊说:“出版界当然希望做出精美有趣的书。但传媒跟着市场走,市场是老百姓的,所以要与老百姓的趣味接轨。报纸上的书评,大多数是介绍内容,却少有人关注形式的趣味。” 而内容与形式之争,也掺合进来。以前人们总习惯于刻意不强调形式,生怕落下“华而不实”、“买椟还珠”的名声,“精美的设计为什么不能是一种文化?其实一切人类的痕迹都是文化,包括史前人类的刀耕火种痕迹,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李喻军说,“好的形式设计,应该能把文字内容的未尽之处完全表达出来。”形式与内容是一本书的整体,趣味吻合,这其实可以是一个智慧与乐趣交融的游戏。 “不过,现在有两个错误的倾向,要么是过度设计,要么就是没有设计。”曹磊说,“就像在‘德国最美的书’展览现场,我听到很多人说,这么简单也叫最美的书?对!简洁准确而且人性化的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书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