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政策学试题库
公共政策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
A 拉斯韦尔 B 伊斯顿 C 戴伊 D 安德森
2.公共政策学这一学科的发源地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3.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A.拉斯韦尔 B.默顿 C.申农 D.马克斯?韦伯
4.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公共组织
B.公共组织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C.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D.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组织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
5.自公共政策学诞生之日起,( )就是这一学科的主导范式。
A.行为主义 B.经济理性主义 C. 功利主义 D.经验主义
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政策构想是( )
A.有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B.无为而治的政策构想
C.无所作为的政策构想
D.政在得民的政策原则
6.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
A.政策评估 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 政策终结
7.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以德洛尔为代表的学者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如下方法论作了全面批评( ) A.渐进主义 B.行为主义 C.系统分析 D.统计分析
8.联结公共政策的研究者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之间的桥梁是( )
A.政策咨询 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政策修正
9.提出并界定了“总政策”“超政策”和“政策系统”概念的是()
A.拉斯维尔 B.阿尔蒙德 C.林德布洛姆 D.德洛尔
10.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是公共政策学( )的研究成果之一。
A.学科诞生之初 B.学科发展初期 C.学科发展近期 D.学科在中国发展时期
11.美国四大公共政策研究机构是指布鲁金斯研究所、美国企业研究所、传统基金会和( )
A.兰德公司 B.福特基金会 C.斯坦福研究所 D.普林斯顿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12.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主观的研究方法认定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政策就是好的政策
B.客观的研究方法认定具有法律正当性的政策就是好的政策
C.客观的研究方法重视经济理性与技术理性
D.客观的研究方法强调利益最大、损失最小
13.在美国,政策研究涉及到更广泛的伦理问题,是在(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14、下列不属于公共政策主体的是( )。
A 行政机关 B 立法机关 C 司法机关 D 村民委员会
15.以下组织属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
A.学校 B.工会 C.行政机构 D.妇联
16.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属于()
A.非公共组织 B.强制型公共组织 C.半强制型公共组D.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17.政策咨询、政策评估、政策预测等环节,占主导地位的主体是( )
A.公共权力机关 B.公共权力机关供职的人员
C.政策研究组织和政策分析者 D.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18、“摸着石头过河”体现了( )的观点。
A 理性模型 B 渐进模型 C 精英模型 D 小组意识模型
19.把公共政策视为对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对现行政策的局部、边际性的调适,属( )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政治系统模型 D.规范最佳模型
20.克服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的局限性产生的综合模型是()
A. 混合扫描模型 B.集体模型 C.机构――制度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21.将政策过程划分为决策前、决策中和决策后三大阶段的是()
A.规范最佳模型 B. 混合扫描模型 C. 精英模型 D.集团模型
22.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一个模型是()
A.政治系统模型B.理性主义模型 C.混合扫描模型D.最佳分析模型
24.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是()
机构—制度模型B.精英模型 C.渐进主义模型 D.规范最佳模型
25.下列关于我国经验“上下来去”决策模型表述错误的是()
A.政策制定过程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B.政策制定过程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
C.政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D.政策执行过程是从主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