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般观察实验活动到科学探究活动.docVIP

从一般观察实验活动到科学探究活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一般观察实验活动到科学探究活动.doc

从“指令性活动”走向“自主探究活动” ——小学科学“核心问题引领下的探究性学习”实践探索 (本文发表在《浙江教学研究》2014年第1期) 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阮翔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本文通过两个课例的比较与介绍,阐述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从“指令性活动”走向“自主探究活动”转型的关键要素,并且初步形成了“核心问题引领下的探究性学习”的学教结构。 关键词:指令性活动 自主探究活动 学教结构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更关注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科学学习习惯的改变与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但是,很多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在课堂上传授一些科学知识和简单的技能方法,没有承担起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任。 一、探究性学习发生了吗 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活动组成的。怎样的活动是学生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先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两个教学过程对比: A教学过程 B教学过程 1、预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2、小组制定计划; 3、讨论研究计划,教师提供每份2克的食盐若干份,强调小组成员分工:请1号同学加盐,请2号同学搅拌,请3号同学观察,请4号同学记录;再请1号同学加盐……; 4、学生活动; 5、活动交流。 1、预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2、教师提供每份分别是20克、10克、5克、2克和1克的食盐各若干份。请各小组制定计划,可以有不同的加盐方法; 3、各小组按计划进行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可以调整原来的计划,如果调整计划那么在交流时要说说调整的理由; 4、活动交流:我们是怎么加盐的?这样加有什么好处?我们的结论?。 上述A教学过程是现在常见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看似也热热闹闹,结论也好像是学生自己发现出来的,即 “100毫升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结论不是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的,而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但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只是按照事先制定的分工,几乎没有自主权,学生自主的空间非常狭小,学生可以不动脑筋按照教师的规定一步步做下来,从中取得的收获也是有限的,学生没有进入真正的自主探究学习。这样的活动从本质上是一种指令性活动,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一般的观察实验活动的层面,所以自主探究活动尚未真正发生。自主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开放的、自主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素养的科学探究活动。如上述B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了不同分量的食盐,学生真正自己在设计研究方案、自主开展实验研究,学生有了很多自己的、真实的发现,学生真正经历着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的科学课要从“指令性活动”走向“自主探究活动”。 二、从“指令性活动”走向“自主探究活动”转型的关键要素 科学教学如何实现从“指令性活动”向“自主探究活动”转型,现结合S老师执教的《电磁铁的研究》一课,探讨小学科学核心问题引领的探究性学习转型中一些关键要素。 1、探究空间:从“过度压缩”走向“适度开放” 教学过程描述:本课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前一节课上S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经历了奥斯特的发现,然后同桌两人一组制作电磁铁,并用电磁铁进行了吸铁的活动,每个小组提出一个进一步研究电磁铁的问题。本课开始S老师把学生提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梳理,把研究相同问题的小组编号写在黑板上,提示在自行研究中注意的一些事项,教师要求各个小组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方案设计,并自行领取教师准备的材料进行探究活动。课堂开始仅3分钟,各小组就用简单的文字或者简图进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最快的小组大约用时4分钟就领取材料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整个方案设计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S老师一共给学生23分钟。 从“指令性活动”走向“自主探究活动”首先要看活动过程有否给学生的探究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如探究的问题是否是自己发现或通过师生讨论提出、研究的方案是否学生自己设计,学生是否自己主动把握探究过程等。 如,在上述《电磁铁的研究》这节课中,各个小组的探究问题都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和电磁铁如何增加吸力,另外还有像不同的铁芯对吸力有没有影响、电磁铁和电磁铁能不能相互吸引等。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是适合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的,并且是直接指向电磁铁的性质这一核心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过程中,还能提出需要进一步观察并能获得新信息的新问题,像已经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的小组在得出有南北极的结论后,发现电磁铁的南北极是可以变的,所以他们又开始研究什么原因引起电磁铁南北极的变化。当然,本节课中学生问题的提出是比较理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