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肌肉失衡的科学依据.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肌肉失衡的科学依据 第一章 肌肉失衡的结构与功能依据 小结:功能病理学更加倾向于结构的功能不调,而不是结构的破坏。他们发现了隐藏在现象之后的肌肉神经系统的失衡的原理。功能病理学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肌肉失衡,即关节两侧的相对的肌肉群在力量和长度上不均衡,产生不正常的关节功能。有几种肌肉失衡的症状,但最主要的还是生物力学方面和神经方面 1. 结构功能学者认为肌肉的功能不仅仅是产生收缩嚷起止点的距离缩短,从而产生运动,肌肉的基础功能是与其他结构协调,并重视肌肉的稳定功能。例如:肩秀肌群的基础功能不是让肩产生旋转,而是让肱骨头内收,并稳定肩关节 2. 尖峰下挤压综合征—是功能性还是结构性原因:有可能是结构性,因为有些人的尖峰下面是带勾的(不正常),而是尖峰与肱骨间的距离变小,从而产生挤压,对于这种症状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手术;也有可能是功能性的,因为有些有此种症状的人在X光片下是没有异常的,而他的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却是不平衡的,而且肩胛骨的稳定性也不好,对于这种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肩周围的肌肉得到均衡发展,而且增强肩胛骨的稳定性。 3.结构性不平衡与病理性不平衡的区别 4.案例: 1) 87%经过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运动员并仍有膝关节前侧通,会有ITB过紧和髋关节外展肌群过弱的现象。 2)跑步运动员如果有过紧的ITB的话,很可能也会有髋关节外展肌群过弱的现象 3)髋关节力量不好的话,很可能会发生膝关节疼痛 4)下背痛的人通常髋关节伸展的角度会下降,而且还伴有髋关节内旋。 5.对于肌肉失衡有两个学派的解释:一个学派认为肌肉失衡的生物力学原因来源于不断重复的动作和姿态;另一个学派认为神经方面的原因造成肌肉不平衡。 6.不断重复的动作和长时间的保持某个姿势会让身体某些肌肉产生适应,从而在长度、力量和紧张度方面发生改变;同样的这些改变也会因此动作的损伤。这些肌肉的适应性的改变,有可能会改变参与肌肉的主动肌与协同肌的关系,并最终影响运动形式。当协同肌代替了主动肌的作用,从而是运动形式产生了改变,这个时候会给关节造成了不正常的压力。例如,如果臀大肌过弱,而腘绳肌代替了他的工作成为了主动肌,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腘绳肌压力过大,过紧,髋关节功能紊乱并产生疼痛。 7.Janda认为 现在人们的肌肉不平衡产生原因主要是日常体力劳动的缺失,并缺少多样化的运动,并不断重复某些单调的动作。 8. 结构性病理(炎症、疲劳、紧张)和功能性病理(不正常的关节动作或位置)都可以导致肌肉不平衡(过紧或过弱)的产生。而时间一长,大脑就会接受这种讯息,接受这种不平衡,并建立新的运动模式(错误的),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9. Jadan还发现很多(80%)有轻微脑障碍的病人经常会有下背痛,而有心理障碍(智力或压力过大)和神经肌肉系统有问题(运动或感知缺失)的人也会有下背痛,他就推导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缺失有可能会导致下背痛。由此,他也成了心理与下背痛关联的第一批的支持者。 10.对于肌肉不平衡问题Sahrmann与Janda观点的对比 Sahrmann的人体生物力学的观点 Janda的神经肌肉系统的观点 基础概念 1.不断重复的运动和长时间保持的姿态造成软组织的改变和运动模式的改变 2.关节产生易感性运动方向(DSM),并在这个方向上运动时关节会产生疼痛,原因是由于压力或特定方向的运动而至使关节产生了细微损伤 3.动作系统破坏,造成瞬间旋转中心路径(PICR)相对于人体运动力学标准发生改变 4.检测的目的是发现易感性运动方向,并评价出他对诊断的意义 1. 中枢神经系统(CNS)和骨骼肌肉系统是相互依赖的 2. 骨骼肌系统处在以上两个系统的中间,因为它受以上两个系统刺激的影响 3.正确的本体感觉是正确运动模式必须的因素 失衡的病理学原理 1.肌肉长时间保持在被拉长的状态会导致肌节增加。这个变化会让肌肉长度-张力曲线向右偏移,会导致张力增加(因拉长而导致薄弱)。另一方面,肌肉长期缩短会导致肌节减少,会变得薄弱,并被周围其他连接组织所浸透,肌肉长度-张力曲线会向左移(运动主动性降低) 2. 肌肉长度-张力曲线的变化会分别发生在协同用力的肌肉群之间。当一边的协同肌变短之后,另一边的协同肌会保持原先的长度或被拉长。一边的肌肉变得越短,那么环节就会向这一方产生更大的旋转 1.导致外周关节产生疼痛或病症的肌肉(变紧或变弱)具有典型模式。这些肌肉的变化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在整个肌肉体系中保持一致的。功能不调的关节周围的肌肉的反应跟那些中枢神经系统收到破坏的偏袒病人的肌肉非常相似。 2.肌肉系统的反应会受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神经系统的自然反应,或是对于特定生活方式的适应 3.肌肉失衡会不断存在,不断反复并导致疼痛 运动损害 1.在一个多关节系统中

文档评论(0)

80092355k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