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当代中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
浅析当代中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
【摘要】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流浪乞丐自古就有,他们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是最需要救助的群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流浪乞讨人员采取了一系列必要的救助、安顿和管理措施从而形成了当代的中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然而,中国当代流浪乞讨群体是个鱼龙混杂的群体,他们内部也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并具备各自的特征。不同的原因使他们选择了流浪乞讨这种生存方式,所以对这些人的救助和管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加之近年来我国流浪乞讨日益“职业化”的趋势和现行政策存在的种种弊端,现行流浪乞讨制度的实施并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因此必须在充分了解当代中国流浪乞讨人员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救助办法,建立完善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制度。
【关键字】流浪乞讨救助制度 特征 分层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是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自愿受助、无偿救助,政府、社会、家庭责任有机结合,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的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济经历了生产教养、收容遣送和救助管理三个阶段。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把强制性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救助管理,这标志着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的重大改革。
根据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确定城市生活无着的了流浪乞讨人员要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自身无力解决食宿问题,又无亲友投靠;二是既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又不享受农村五保供养;三是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救助站对受助人员的救助时限不超过10天,受助人员在接受救助或生活无着情形消除后必须离站,不得长时间滞留站内。
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坚持自愿救助无偿救助原则、临时性救助原则和政府、社会、家庭责任有机结合原则。
流浪乞讨人员的群体特征
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边缘弱势群体。流浪乞讨人员的“边缘性”体现在“边缘地位”和“边缘人格”两个方面。流浪乞讨人员往往在社会中处于“被遗忘、被忽略”的地位,他们是社会中最贫苦最需要救助的群体。同时,流浪乞讨人员也具备“边缘人格”,“边缘人格”指的是与社会变迁相关的人格状态,流浪乞讨人员的特征表现出并不反社会但也不健康,并伴有诡异、无序迁徙、无视社会规则甚至越轨等行为特点。
流浪乞讨人员由于边缘化的地位滋生的病态的人格特征例如认为乞讨合理、乞讨可以致富等导致了他们无序的迁徙以获得更多的的利益。这种无序迁徙并非自由迁徙,它不仅不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稳定,反而会增加当地的管理成本和救助成本。
道格拉斯认为,违反生活准则和生活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和行为就是越轨。在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内部存在着三个层次的越轨行为:首先,流浪乞讨生活属于非正常的、不参加社会生产活动而获取酬劳的生活,这与社会文明的基本准则是相违背的,也是社会不倡导的;其次,由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素质低、生活所迫,他们中有的人打架斗殴、随地吐痰、好吃懒做等,这些行为都属于违反社会秩序的越轨,也叫做一般性越轨;再次,当代乞丐中也存在着类似于“丐头”式的人物,他们偷窃抢劫、绑架勒索、卖淫嫖娼、控制儿童、团伙犯罪、贩毒吸毒等,这些人就严重违反社会法规的越轨。这些流浪乞讨群体内部的差别也决定了在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救济和管理。
流浪乞讨人员分层理论
陈微在《当代中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研究》中将中国流浪乞讨群体内部划分为7种层级,分别为贫困流浪乞讨者、疾病流浪乞讨者、短期流浪乞讨者、反复流浪乞讨者、越轨流浪乞讨者、违法流浪乞讨者、未成年流浪乞讨者。
贫困流浪乞讨者
贫困流浪乞讨者是指因自然因素或其他社会因素而造成失去基本生产资料、生产能力底下、自我生存与发展能力匮乏、经济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存,甚至连基本生存都无法维持而被迫流浪乞讨的人。
疾病流浪乞讨者
疾病流浪乞讨者,是指因疾病无力承担医疗费,或为亲人筹集巨额医疗费用而陷入流浪乞讨的人。他们分为这几部分:精神疾病流浪者、无力负担医药费求乞集资的重病者、遭到家人遗弃到街头乞讨度日等死的绝症病人。
短期流浪乞讨者
造成短期流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流动失范而陷入生活困境,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向救助站求助,他们中有的有乞讨行为,大部分却没有;另一部分因家庭问题外出寻夫、妇、父母、兄妹未果,在用尽盘缠又举目无亲无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流浪街头,有的人为了果腹而伸手讨要。
反复流浪乞讨者
反复流浪乞讨者是指以自身的技能、残疾、疾病、意愿为依托,认同并主动选择流浪乞讨为生活方式的人员。反复流浪乞讨者由这些人构成:一是挟技乞丐,他们身怀绝技,会吹拉弹唱、写画杂耍;二是残疾乞丐,他们利用自身身体的残疾来博得路人的同情和施舍;三是诡托乞丐,这类人诡言与亲人走散、身无分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