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刘汾-中国古诗文与语文教学.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刘汾-中国古诗文与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文作品解读与教学策略 刘汾 一、古诗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整套义务教育语文新编教材中古诗文约占百分之三十。 《课程标准》中要求1一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收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共55首,苏教版54首,人教版唐诗(含词)29首,宋诗(含词)17首,苏教版唐诗(含词)28首,宋诗(含词)17首。。 二、目前小学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普遍认为古诗文难教,公开课鲜有讲古诗文的。尤其是古诗词,普遍反映学生难读、难懂、难学、难入。 2、教学时间偏少,方法上偏重于理性积累,以背诵、默写、解释为主,轻感性体验。对于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做到的展开想像、体验情感,没有很好地落实,难以让学生理解古典文学之美。 三、以古诗教学为例分析常用教学方法的不足 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释题目,知作者;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这种教学方法的问题在于不能够抓住诗体的特点。 如俞平伯《清真词释序言》所说,诗不能通过简单的白话文翻译来达成理解: “诗是圆的,而文话均扁;诗为立体,而文话皆平面。所以‘诗无达诂’……(诗)一句抵多少句用,我们的话一句只当一句用,这是根本的差别。一切的困难都从这儿扎根。” 如讲解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绝:绝迹。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千山:虚指所有的山。万径:虚指所有的路。这两行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又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沈德潜评此诗:“含意未申,有案未断”。 “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演变过程及特点 1)汉魏及之前的古诗尚未有自觉的诗歌语言观念,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相似,区别只在有韵无韵,句子整齐否。 如《诗经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诗十九首之六·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文镜秘府论》评论为“不以力制,故皆合于语而生自然。” 2)六朝诗人对诗歌形式美的不懈追求主要表现在声律和辞采两个方面,发展到唐初近体诗定型,完成了诗歌语言的“陌生化”过程。 表现为语词的省略,副词介词连词等虚词的消失,主语性代词的消失,词序的错综,意脉与语序的分裂,使得诗境包容了多种组合的可能与意义的互摄。 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从军行 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秋兴八首》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5《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3)唐近体诗的语言特质:意象的密集化 造成言约意丰的效果。例: 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近体诗,通过将意象不加限定地平行呈列在人们眼前,把语言世界直接还原为印象世界,造成一种既能够懂得而又不能穷尽的艺术效果。 例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正如明李东阳《麓堂诗话》所说,它“不用一二闲字,止提缀出紧关物色字样,而意象具足。”梅尧臣评:“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 中国古典诗词里的加减法: 减法已如前述:去掉虚词等闲词,结构紧凑,句法灵活,是为炼字、炼句;此外还有炼意,如韦庄的《女冠子》: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又如《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此外还有用典等手法。 加法则有,加入富有美感的修饰词,如: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临江仙》晏几道 庞德(美意象派诗人)认为“中国诗是组合的图画”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