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kj-建构-楼梯
第五章 楼梯、坡道及电梯、自动扶梯 第一节 概述 一、楼梯的作用:联系垂直交通和疏散。 二、联系室内外高差及不同标高楼层的垂直交通设施有:台阶、坡道:(联系室内外交通);楼梯、爬梯、电梯(7层以上多层和高层建筑)、自动扶梯和自动步道等(人流量大使用要求高的公共建筑) 。 三、各自的概念及形式 第二节 楼 梯 一、楼梯的种类和组成 (一)楼梯的种类 (1)按位置分:室内楼梯和室外楼梯 (2)按使用性质分:交通楼梯、辅助楼梯、疏散楼梯等 (3)按防烟、火作用分:敞开式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室外防火楼梯等 (4)按结构材料的不同分:木楼梯、金属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和混合式楼梯。 (5)按楼梯的组合形式分:单跑楼梯、双跑楼梯、曲尺式折角楼梯、三跑式楼梯、多跑式楼梯、剪刀梯、双分式楼梯、双合式楼梯、交叉双跑梯、圆形楼梯、螺旋形楼梯、弧形楼梯等。 (6)按结构形式分:梁式楼梯、板式楼梯、悬臂式楼梯、悬挂式楼梯和墙承式楼梯。 (二)楼梯的组成 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三部分组成。 1、梯段:有板式梯段和梁板式梯段。 梯段宽度由人流股数和位置决定。踏步包括踏面和踢面两部分。 b(踏面宽)×h(踢面高), n(3≤n≤18) 2、楼梯平台(分为楼层平台和中间平台) 中间平台又叫休息平台,供上楼的人休息及分流。 3、栏杆与扶手 当楼梯净宽超过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当一侧靠墙时应设靠墙扶手;净宽达到四股人流时应设中间扶手。 二、楼梯的尺度 (一)楼梯的坡度(α) 20°~45°之间为宜 当小于10°时可以设置坡道。(通常用比例表示坡度) 当大于45°时应采用爬梯。 常用楼梯的坡度应缓一些,不常用的可以陡一些; 公共建筑的楼梯坡度相对缓一些,居住建筑的楼梯坡度相对陡一些; 各自优缺点:公共建筑楼梯行走舒适(坡度缓),占地大;居住建筑楼梯占地小,行走困难(坡度陡)。 (二)踏步尺寸(b*h) 踏步高与宽之比即可构成楼梯坡度。楼梯的坡度系指梯段的斜率。一般用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表示,亦可用斜面垂直面上的投影高h和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宽b之比来表示。 楼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坡度小时,行走舒适,但占地面积大;反之可节约面积,但行走较吃力。 民用建筑中,踏步尺寸确定时一般可按:b+2h=600~620mm,或者h+b=450计算。 注:主要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不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三)楼梯段的宽度(B) 指墙面到扶手中心间的水平距离。 楼梯段的宽度必须满足上下人流及搬运物品的需要。 通常,梯段净宽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按每股人流宽为0.55m+(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且不少于两股人流。这里的0~0.15m是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应取上限值。 (四)楼梯平台的净宽(D) 为确保通过楼梯段的人流和货物也能顺利地在楼梯平台上通过,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梯段宽度。 (五)梯井宽度(A) 梯段之间的空档。 作用:美观,施工方便,消防需要(运送水龙带)。 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或200(公共建筑),60或100(住宅)。当梯井宽大于500mm时,应在平台处设置水平保护栏杆。高度规定。 在居住建筑中的楼梯是可以不设置梯井的。 (六)栏杆扶手高度 楼梯栏杆扶手高度是指从踏步面前沿到扶手面的垂直距离,一般扶手高度为900mm,儿童使用的楼梯为600mm; 栏杆水平段长大于500mm时高度应大于等于1050mm。 顶层平台的水平栏杆高应≥1050mm。 幼儿园应该设两道栏杆。 (七)楼梯净空高度 楼梯净高是指梯段的任何一级踏步前沿至上一层平台梁底的垂直高度或地层地面至底层平台(或平台梁)底的垂直距离,或下层梯段与上层梯段间的高度。 高度大小规定:梯段处2000和平台梁处2200。 三、楼梯的设计要求 (一)楼梯设计的一般要求: 保证完成交通和疏散的功能,避免交通拥堵。 具体做法:(1)公共建筑中主要楼梯设在明显和易于找到的部位; (2)采光和通风合理,美观; (3)注意区分主要楼梯和辅助楼梯; (4)人员疏散比较集中和疏散人员较多时,楼梯不宜围绕电梯布置; (5)注意楼梯出口与建筑出口的对位。 (二)楼梯的宽度和数量要求 楼梯宽度取决于通行人流股数。 具体指标:每个人大约550~700。 居住建筑
文档评论(0)